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71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34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4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毒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针对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状况以及目前我国缉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寻求打击毒品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2.
地役权与相邻权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我国地役权立法应在地役权的名称、主体、空间地役权、限制、设定原则、登记等问题上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3.
当前中国毒品犯罪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80年代以后,毒品犯罪在我国死灰复燃,而且愈演愈烈,出现了50年代禁毒运动之后从未有过的严峻形势。中国禁毒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多个渠道、多个途径、多个部门齐抓共管,要走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预防与严厉打击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4.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是案件的生命,是案件的灵魂,证据是办案永恒的主题,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才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活动中的核心任务.毒品案件的特点是没有特定的报案人,没有明确的犯罪现场,无特定的侵害人和被害人,侦查方式具有特殊性.毒品案件证据的特点包括证据的相对单一性,证据的即时性,证据的易毁坏性,证据推定力的虚弱性.  相似文献   
25.
确定嫌疑人是否吸毒及吸食毒品的种类是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必不可少的程序。毒品检验是打击毒品犯罪的一个有力工具。可用于毒品检验的方法很多,检测的物质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介绍用酶联放大免疫分析法所能检测的毒品簇及具体检测物质。  相似文献   
26.
斡旋受贿的构成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其中,行为人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理解为有职务上的影响关系符合立法精神。而不正当利益的界定可以按受贿人、第三人是否违背职务上要求作判断标准。斡旋受贿的立法规定需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7.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制度规划、立法实施、发展科技、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徐颖 《犯罪研究》2012,(4):40-46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生效后,我国形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全新戒毒体系,从法理精神和司法体制改革方向上来说不愧为一大进步,更加有利于对执法权主体的监督,但由于这种监督多半是作用于实施决定权的主体,且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执法监督方面的立法缺失和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的方法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际运作中,对强制隔离戒毒执行主体的执法监督存在着从立法层面到实施层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29.
石宏 《知识产权》2021,(2):3-17
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对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作了重大完善,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相关概念和制度,包括完善作品的定义和类型,明确视听作品的权利归属,廓清广播权的内涵,修改合理使用的相关内容,增加职务表演制度等;二是强化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包括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法定赔偿额,加大对严重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等;三是解决权利人维权难题,包括增加作品登记制度,增加文书提交令制度,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完善诉前保护制度,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等;四是全面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包括延长摄影作品的保护期,完善残疾人合理使用的规则,增加表演者对其表演的出租权,增加录音制作者的广播和机械表演获酬权等。  相似文献   
30.
知识产权客体是一种多重构造体系,除涵盖知识产权处分客体(知识产权利益)以外,还存在知识产权支配客体(使用行为)与行为客体(抽象物)之分。就著作财产权而言,权利作用"焦点"的行为客体路径更多制造的是表述模糊的历史性概念,在权利边界的设定方式上难以限定,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著作财产权的权利作用"焦点"困境。著作财产权的支配权能并非指向独占之作品,而是限制他人对作品的某些使用行为。支配客体(使用行为)路径始终贯穿于著作财产权的权利作用"焦点"思路当中。在反思著作财产权的支配客体,对使用行为进行定性与价值判断时,应避免时下"合理使用"原则、"三步检验法"传统规则的价值偏向与闭合趋势。使用行为的"商业性"和"公开性"(即"公"、"私"区分)作为"合理使用"原则、"三步检验法"等使用行为定性及价值判断基准仍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