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210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156篇
综合类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Adrienne Sala 《Japan Forum》2017,29(3):375-398
Abstract

We assert, in this article, that the joint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perception about households’ over-indebtedness and financial deregulation ha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n the government decision to reform overall consumer credit between 2005 and 2010. On the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actions by groups of lawyers to defend borrowers from moneylenders’ abusive practices represents a source of change in the public opinion about over-indebted individuals in the context of long economic stagnation. A systematic press article analysis from 1977 to 2006 shows that the rising number of these collective actions since the early 1990s may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political salience of soci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unsecure loan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financial deregulation has been a source of change by allowing banks to enter the consumer finance market since the early 2000s. Banks entry into this market transformed the logic of complementarity among traditional consumer credit actors (Shinpan, credit card companies and sarakin) in a general context of legal consumers’ protection reinforcement. Thus, evolution of Japanese consumer finance's regulation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illustrate the forc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ts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252.
Citizens in Ghana have a host of options when it comes to local governance provision as a result of the government’s decentralization policies. We undertake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how Ghanaians navigate the constellation of local institutions, both formal and traditional, to solve an array of common problems. A four-constituency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9 and asked respondents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interacting with four formal institutions and on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We find that formal institutions are by and large working effectively and are enhanced by the presence of a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We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both democrat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相似文献   
253.
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力 《现代法学》2000,22(4):12-17
基于对中国基层司法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试图概括地总结中国基层司法中经常运用的一些在现有的法律知识体制中未予以足够重视的知识和技术 ,并予以初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54.
回顾建党百年来我国企业民主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我国企业民主制度演进中取得的成就 和成功经验,对完善当前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基于制度变迁视角,对我国企业 民主制度历史变迁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国家经济体制变迁是导致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经济 体制变迁过程中引发劳动关系各方包括政府、企业、工会、职工相互关系的变化,成为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 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以国家主导下的强制性特征为主,但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 劳资主体驱动下的诱致性因素已经出现,对国家主导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55.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2004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重新分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政府观念转变及股东"搭便车"的问题,对此,应遵循公平和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制度.  相似文献   
256.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教育制度变迁的供求关系,分析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及教育行政制度的特殊性,进而指出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7.
建筑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壮大高技能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既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为摸清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发展现状和基本需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建筑产业工人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建筑产业工人的生产技能与职业素质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遍提升,但同时仍然存在系统性现实障碍。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以突破行业体制瓶颈作为发力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技能培训与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25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复合治理结构,从而形成了治理主体的合力效应,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治理效能发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选举制度改革、会议制度改革、人大预算监督职能、发挥联系制度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9.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工业反哺农业的不断发展、深入,农村面貌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农民人均收入在不断地增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然而“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首先是要解决权利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建立保护农民私权利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260.
单位(法人)犯罪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理论解释问题即如何将产生于英美法系刑法实践的问题与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相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如何将单位(法人)犯罪问题与大陆法系刑法中以自然人犯罪为前提的刑法理论相协调的问题。其二,实践问题或者价值判断问题,即是否有必要通过刑罚来处罚单位(法人)犯罪以及刑事处罚的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