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7篇 |
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5篇 |
工人农民 | 18篇 |
世界政治 | 2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5篇 |
法律 | 1211篇 |
中国共产党 | 36篇 |
中国政治 | 279篇 |
政治理论 | 102篇 |
综合类 | 9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215篇 |
2011年 | 202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90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62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0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从审判实践中一起典型案例着手,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关于死扣押、活扣押、拍卖后船舶所有权登记三方面的规定,分析和论述了现行规定导致死扣押存在弊端、活扣押操作混乱、法院拍卖船舶所有权登记面临窘境等问题,提出死扣押时应当通知船舶登记机关、活扣押不应限定适用范围、完善拍卖后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法律规定的建议,以期对中国船舶扣押与拍卖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2.
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契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媒监督司法和司法独立 ,已是现代法治的潮流。但是 ,它们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冲突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必须实现平衡与契合。 相似文献
43.
关于追缴犯罪所得的国际司法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根据我国目前在追缴犯罪所得方面国际司法合作的实践,列举了五个急需通过国内立法或者国际协议加以解决的问题,即:⑴如何根据外国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对银行帐户资金实行扣划或者对有关的不动产实行处置;⑵如何在有关的追缴和返还合作中切实保护善意第三人和潜在权利人的合法权益;⑶如何在案犯外逃的情况下决定对属于犯罪所得的财产予以追缴和没收;⑷如何合理确定追缴程序中的举证责任;⑸如何处理发生在追缴合作中的费用补偿和收益分享问题。文章对外国的有关法律制度以及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介绍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如下建议: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赃款赃物的“简易处置”制度,增加配套的法院裁决程序;在我国建立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罚没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将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前移,并在条件成熟时设立独立的财产没收程序;变通现行的证据制度,要求特定案件中的财物持有人或者关系人承担关于合法来源或者善意享有的证明责任;本着互惠和务实的精神处理被追缴财物的国际分享问题,建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将分享的资金转换为开展有关国际合作的资源。 相似文献
44.
法系不同 本质相同——对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能简单总结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的区别,应将其放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中进行分析。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法律渊源即法系基础不同,但其本质相同,都是同一种技术学科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不同实现与发展;目标相同,都是为法庭提供财务会计方面的证据;理论依据相同,采用的也都是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5.
刑事司法国际准则是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为各国刑事诉讼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权利保障标准,准则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法思想,现实动因是人们对二战的反思以及人权保障运动的国际化。学习、借鉴准则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宏观层面而言,准则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制度的法治化建构;从微观层面而言,准则有助于实现个案的审判正义。 相似文献
46.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实现对自然权利维护的有效途径。实现对自然权利的司法救济,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原告起诉资格的适当放宽,允许公众为了自然的权利而向法院提起诉讼。鉴于我国环境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我国环境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立法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7.
我国刑事权运行中存在侦查机关的自行决定权力过大,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制约简单肤浅、流于形式,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形无力虚,刑事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缺乏有效的权利救济手段和途径的情况,使刑事侦查权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而明显失衡,从而导致刑事司法权威与公信力的缺失。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结合国际公约的要求,必须在刑事侦查阶段建立中立、公正而又及时的司法审查,由法官主持司法介入审查刑事侦查权力行使的合法性,以防止侦查中滥用强制性措施对犯罪嫌疑人造成伤害,避免侦查权的异化,依法制约和规范刑事侦查行为,完善司法审判权的设置运行。 相似文献
48.
从代议民主的角度看,司法审查和民主之间确实存在着矛盾,美国司法审查的几种理论路径不能解释清楚司法审查正当性的问题,伊利的程序主义理论回避司法审查合法性的实体问题即国会立法违背宪法的客观标准为何,宪法文本的不确定性使得司法审查的客观标准成为一个难题,但是如果从动态的民主参与方面看,对国会立法进行违宪审查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动态的参与民主机制,在代议民主和大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使民众的话语得到张扬,让民主运转起来,故美国确立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是动态的参与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49.
对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几点思考——基于对生存权的公共性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及其实现方式的确认和保障,是我国行政法治研究的重要课题。承认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具有公共性,并基于对生存权公共性的认知,从法律规范和制度操作层面对流浪乞讨行为的界限、社会救助机构的强制救助权及救助管理制度做出系统安排,是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0.
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坚持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是中国司法国情状况的必然要求,体现了鲜明的自主品格与中国特色。自主型司法改革是社会主体从本国国情条件出发对司法改革方案、进程、目标和路径的自主选择,体现了司法改革的“中国中心主义”。坚持自主型司法改革,实际上就是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经验,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道路,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模式。只有正确认识固有的司法国情条件,才能科学选择司法改革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