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7篇 |
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5篇 |
工人农民 | 18篇 |
世界政治 | 2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5篇 |
法律 | 1211篇 |
中国共产党 | 36篇 |
中国政治 | 279篇 |
政治理论 | 102篇 |
综合类 | 9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215篇 |
2011年 | 202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90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62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0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寻求一种温和的司法能动主义——论疑难案件中法官的司法哲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面对疑难案件时,法官的司法哲学是案件的最终裁决者。信奉司法能动主义的法官倾向于通过创造性司法来回应社会需求,而司法消极主义则将自己定位为立法者的代理人,反对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在当下的中国法治建设中,基于社会转型的现实,法官在审理疑难案件时应当秉持一种温和的能动主义的司法理念,通过创造性司法来回应社会变迁,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62.
埃及的违宪审查属于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由最高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最高宪法法院在行使违宪审查权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宪法监督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将国际人权条约、非洲人权公约等国际人权文件所规定的人权保护条款与埃及伊斯兰的传统相结合,扩大了埃及宪法在人权保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我国司法解释规则的新发展及其再完善——《07规定》与《97规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出台的《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相比,于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则无论在形式体例上还是在具体内容方面均有新的发展:新规则的制定依据有所扩充,从而凸显了依法行使司法解释权的应有宗旨;突出强调了协商一致,为"两高"共同制定司法解释的工作提供了制度雏形;扩大了司法解释的立项来源,拓展了司法解释正当化的社会基础;但新规则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自己规定其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显然是一种"过于自大"的失当宣示;对于司法解释工作的监督机制似乎仅具形式意义。 相似文献
64.
“认真对待法律的空间性”是《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的作者提出的一个命题。法律空间性的含义可以从“城市——乡村”、“国家——社会”、“西方——中国”三个视角来阐释,这种阐释立足于真实生活,对于法理学研究而言,这种立足真实生活的民众中心主义分析范式对中国法理学寻找个性化的话语,努力让法学言说更加靠近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司法制度经历了弹劾式、纠问式和辩论式诉讼模式,各个模式都有其相应特点,而其内核则是刑事司法自觉或不自觉的客观化。侦查拟像是指由侦查主体拟制的犯罪事实图景,它是侦查主体依法凭借一定的方式方法对案件信息的挖掘重纽并最终形成的。根据拟像方法的不同,侦查拟像可以分为神示拟像、主体拟像和交叉拟像,而此三者体现了侦查拟像逐渐迈向客观化的趋势与诉求。而侦查拟像客观化有赖于侦查客观化,应该通过发展客观理性来引导对刑事法律、侦查制度和刑事科学技术等的完善,同时通过约束来逐渐消除主观的消极影响。以最终实现侦查客观化与和谐化。 相似文献
66.
指导性案例产生的根据、程序及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导性案例的形成,以实践理性为哲学基础,以人类行为的可重复性和相似性为社会基础,以高质量的裁判文书为文本基础,还需经特定机关依相关程序确认。关注如何形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妨碍指导性案例生成的制度障碍与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概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近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行程。建国之初的废除“六法全书”、司法改革运动和“五四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司法体制与制度的基础。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当代中国司法制度进入了恢复与重建的历史新时期,也由此揭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当代中国司法改革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当代中国司法改革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乃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的过程,是一个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68.
从历史渊源考察看,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经历了"实践——虚置——实践"的循环型发展过程。当前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作为一项司法改革内容被提上实践日程,是在现行司法体制和司法环境下检、法两家对自身定位重新反思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该制度承载着强化审判活动监督、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的重要价值,这也是该项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根据。当前这一制度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规范化制度建设,有必要对列席的人员范围、案件类型、列席人员的权利义务、列席程序启动予以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9.
论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六)》第17条规定的犯罪的罪名应确定为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是本罪犯罪构成的本质特征;司法实践中本罪与他罪发生关联时应按照罪数理论进行认定和处理。 相似文献
70.
行政诉讼案件的症结所在是司法体制问题。独立行政法院的设立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行政诉讼所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行政诉讼案件的难点应放在改变司法机关地位和增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上,不必要对现有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体制做大幅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