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689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267篇
政治理论   181篇
综合类   71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群体聚集活动具有共性规律,容易引发各种非主观故意事故及主观故意事件并且具有扩大效应。在此从群体聚集中的心理规律及行为规律入手,分析警察在进行管理时的一般原则,并进而探讨人群管理的应用方法,以期给警察面对聚集人群这一特定工作对象时如何保证安全、履行警察职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2.
“80后”进城务工青年他们更加注重自身权益和发展,更加在乎良好的工作状态,渴望得到尊重,渴望享受现代生活,期望成为城市永久居民。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以及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嬗变与传统中徘徊,他们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补充,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帮助他们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真正过渡。  相似文献   
993.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利益协调机制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用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的关系和有效发挥其功能与作用的方式、方法。因此,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应当通过法律途径保障其建立健全,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94.
利益协调的制度不仅仅需要统揽全局的总体要求,更需要具体的体制机制设计。和谐社会理应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具体制度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社会各界对和谐理念的认同,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和谐民生的本质是利益公正,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还利益公正于民生。实现和谐民生,应构建包括利益表达的制度环境、组织化的弱势群体同强势群体进行博弈、政府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介入协调的三位一体的利益公正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徽商妇是对应徽商集团的另一个群体,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区域性留守群体。徽州竹枝词真实而诗化地再现了徽州妇生活和情感的历史场景。徽商妇并非"个体"而是一个有着数十万人的群体,究竟是什么魔力能让一个大规模的群体在数百年间如此笃守所谓的封建礼教而付出巨大的牺牲?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97.
城市房屋拆迁,实质上是对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实施征收的过程.当国家基于"公共利益",允许拆迁人行使这一权利,而拆迁人无正当理由却不使用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共利益"用途,征收行为的合宪性和合理性都将令人质疑.此时,有必要在法律上设置一个回复原状的程序性制度,以保护原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98.
犯罪包含着犯罪人与受害方,犯罪人与社会及其国家之间的衔突。报应性司法采用形而上的哲学方法分析犯罪原因,认为犯罪是犯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犯罪所侵害的主要是国家的统治秩序,因此,在“以怨报怨”观念支配下,主张犯罪人承担刑罚这样的抽象责任。恢复性司法以实证的方法研究犯罪,认为犯罪是社区关系失调的产物,犯罪侵害的不仅是国家利益,还包括被害人利益和社区利益,因此,在“以直报怨”观念支配下,主张犯罪人要面对受害方承担道歉、赔偿等具体责任。  相似文献   
999.
民事法益的证成——以有限理性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理性是有限度的,这就必然导致有限理性下的立法具有不完备性。法律的不完备性在民法上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立法时基于立法者的有限理性,将某些利益遗漏,没有纳入到法律之中,从而形成了预见缺失型立法漏洞;二是民事权利体系的建构与利益生长性之间的矛盾。上述两种情况实际都导致了应然权利和法定权利的分离状态。在应然权利尚未上升到法定权利但是通过法律间接地予以保护之后,则表现为法益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违约可得利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学上的利润损失,而且这种利润损失主要发生于次交易领域。所谓次交易,包括转售、出租合同,此外将标的物用于生产也会产生可得利益,当然,实践当中不局限于这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