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2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1篇 |
工人农民 | 30篇 |
世界政治 | 4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17篇 |
法律 | 232篇 |
中国共产党 | 35篇 |
中国政治 | 93篇 |
政治理论 | 87篇 |
综合类 | 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在两岸政府各自签署的投资协议中,有不少协定已经规定“保护伞”条款。为了保护两岸投资,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持续、稳步地发展,在ECFA之后,正在磋商中的两岸投资协议也应该纳入“保护伞”条款,但是不能将“任何义务或承诺”或“与投资有关的一切争端”或“就投资产生的任何争端”等宽泛措词列入“保护伞”条款项下,关于“保护伞”条款项下政府所承担的义务应限定为“与本协定义务有关的投资争端”。 相似文献
262.
自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之后,两岸投资保护协议成为一项重要议程。因此,如何选择投资争端解决的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既要避开政治上的考虑,如选择ICSID解决争端,又要避开让人窘迫的WTO解决模式,还要避开有利益冲突的各种解决争端机构。本文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一个比较新型和理想的模式,即选用第三地仲裁机构解决两岸的投资争端,而香港的仲裁机构应该是一个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63.
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数额大幅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经营亏损、管理不善、缺乏投资担保机制与损失救济措施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中国海外投资风险,从法律制度层面构建我国海外投资的风险防控机制与安全管理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分析海外投资风险类型及原因的基础上,从国际法与国内法角度,就我国海外投资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的机制构建,阐述具体的路径方法、法律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4.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为了保护本国海外投资、消除本国国民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而建立的一种保护制度。保险人和保险范围是构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海外投资活动尽管开展得较晚,但其发展却极为迅速,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发达国家所普遍实行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我国在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保险人的资格应采取将直接投资的管理、审批机构与具体承办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分开成立的方式,保险范围除了各国一般承保的征收险、外汇险以及战争险,还应包括违约风险、恐怖主义风险以及营业中断风险。 相似文献
265.
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着诸多政治风险,订立稳定条款是防范政治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条款的作用体现在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稳定"。但学界对该条款的效力还有争议,存在肯定说、否定说和有条件肯定说三种观点,仲裁实践也对这类条款作出了不同解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稳定条款有效,但其效力主要是体现在为投资者进行违约索赔提供依据。中国投资者欲有效利用稳定条款防范政治风险,应注意以下问题:明确规定欲禁止事项、明确"同意"的形式和条款的持久效力、明确稳定条款的适用对象以及选择国际法作为合同的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266.
Werksman Jacob Baumert Kevin A. Dubash Navroz K.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2003,3(1):59-86
Rules govern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currently decided in separate arenas. Yet,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can have strong economic implications, particularly with the growing use of market mechanisms.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rules, meanwhile, may limit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poten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one important market-based environmental mechanism –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Kyoto Protocol on climate change – and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相似文献
267.
Jeong-Yoo Kim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3,16(3):289-301
In this paper, I propose a new rule of adverse possession whereby the occupier acquires title if the owner does not raise an objection to the occupation within the legal limi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owner himself has not met the legal standard of monitoring effort. I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ule with suitably chosen legal standard of monitoring effort can improve efficiency relative to the current rule of adverse possession. 相似文献
268.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资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特点的出现也显现出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我国应完善外资并购立法,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对特殊行业外资并购及时出台法律进行规制,让外资并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外资并购与我国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69.
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了股价信号与公司投资的关系.将股价信号、项目价值与公司投资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料的实证检验表明,股价信号对公司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目前信息不对称、市场投机严重等不完全市场的条件下,对公司投资会产生过度的激励. 相似文献
270.
国家契约是调整各国能源开发和公用设施建设的重要法律工具。但由于国家契约中国家作为主体一方出现,公权力的影响涉及国家契约很多方面,使国家之间和私人主体之间利益平衡难以实现,尤其是近年来间接征收的出现更加剧了国家契约非稳定性,从契约中寻求非稳定性的救济途径难以达到预想效果。在当今各国依然以能源开发和公用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背景下,以平等自由理念构建国内法制度对国家契约的稳定发展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