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17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41.
Discours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ways that language and symbols shape interpretations of negotiators' identities, instrumental activity, and relationships. These meanings arise, in part, from language patterns that bargainers employ while they are involved in a negotia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on language use in six areas of negotiation: strategy, relational development, identity management, emotional expression, issue development, and framing. It also employs a case example of a real estate negotiation to illustrate how discourse patterns discursively construct the nature of risk, certainty, and loss–gain through framing and issu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342.
先秦诸子言说方式,至战国中期而一变:从早期至理、名言之语录,一变为充满譬喻故事之论辩.<韩非子>之<说林>、<内外储说>的产生,不过是这种演变的极至化结果;中国早期小说之"譬论"的重要文体特征,正是在先秦子书这种演进过程中生成的.<内外储说>"一曰"所记载的异闻传说,都是与其相对应的经文、说的正文故事同时写作而成的,并非是后人添加进去的;"一曰"之异闻作为"未完之稿"而产生、存在的意义,不仅体现了韩非对于譬喻故事的特殊兴趣,体现出传说故事的丰富性、口传性,而且还透露出"譬论"文体(早期小说)诞生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343.
在法官与社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法官融入社区,与群众"亲密接触",另一方面提倡在法官与当事人间建立"防火墙",法官与社区"保持距离"。本文认为,矛盾的基点在于不同的司法理念和现实的需要。一方面法官与社区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另一方面司法应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免与社会脱节。然而,实践中往往难于掌握两者之间关系的"度",以致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  相似文献   
344.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批评语言和接受视野中逐渐被简化、定型化为女性写作、女性性经验和欲望写作,其后果是固化了20世纪90年代处在生成阶段的身体、身体写作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身体写作的整体性景观;割断了个体化身体写作与文学批评中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批评话语之间的精神联系。我们要对市场选择机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对女性被等同于身体、女性的性经验被等同于性经验话语的生产机制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345.
As the carriers of thoughts, linguistic metaphors serve as the expressive media of cognition in public discourse, and they form an important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public discourse analysis. Currently, metaphor led public discourse analysis generally bases itself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 Such studies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gener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public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ily experience, but they do not tackle the interconnectedness and systematicity of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use. Drawing on a Complex Systems Theory (CST) approach to metaphors, this paper studies linguistic metaphors framing the BRICS in English newspapers, focusing on their systematicity in meaning making.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 public discourse, linguistic metaphors form systematic metaphors, metaphor scenarios and metaphorical narratives in a bottom-up manner, with one leading to another, and such emergence is jointly influenced by discourse purposes, social culture, linguistic contexts, and cognitive activit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ST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describing the systematicity of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use, and it helps to reveal the rhetorical and argumentative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public discourse.  相似文献   
346.
真理、权力与知识生产的关系是当代法国哲学大师福柯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福柯关注的是局部性的、非法的、被压制的知识的生产问题.其实,真理话语的形成受着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权威的影响.为此,必须审视在不同时代的文化权威影响下的真理观的特征,并在反思工业文明真理观念与知识观念缺陷的基础上,探讨后工业时代真理观念及其知识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7.
道德话语系统与压力型司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法律科学》2014,(6):21-31
面对道德困境案件的日趋增多,司法之道德话语系统的社会意义得以凸现,法官往往需要将目光往返于法律话语系统与道德话语系统,充分反映民众的共同道德观,并自觉拒斥虚妄的民意诉求对司法的消极影响。当然,也使难办案件意义上的司法裁判被简缩为"冲击—回应"的被动过程,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外在压力影响但又需要慎重对待的压力型司法。如果现代司法放弃建立纯而又纯的法条主义之梦,而将道德话语系统融入司法的价值判断,那么压力型司法将在以道德论证弥补法律之确定性的裂缝以及以判决书说理制度增加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之方法选择中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48.
法律推理是理性的过程,具体而言是一种实践理性.法律实践是一种“言说”的实践,特别是在司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言说”这种会话模式.法律推理的过程就是在法律会话实践中选择最适合结论的过程,它包括一定法律行为正当化的论证和相对于一定目的的最佳手段的确定.法律会话推理①正是从多主体“言说”角度寻找正当性的法律推理方法,是一种“言说着”的理性,其以话语为媒介,以法律当事人之间的会话沟通为方式,通过各方对话语意图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行为方法,从而对推理结论进行正当性论证,这里的正当性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因而具有主体间的可接受性和社会层面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9.
处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转向了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以拉克劳和莫菲所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运用"话语"、"霸权"等逻辑消弭马克思主义阶级主体的正当性,以此回应现实社会政治变化的趋势,从而提出了激进、多元的民主解放的蓝图。阿伦特的反极权主义理论在20世纪后期可谓独树一帜,体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和洞察力。而反对本质主义、反对极权主义也是后马克思主义的微观政治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50.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民众表达话语权提供了广阔的渠道,致使个别案件的审判被演变为“媒体审判”、“民意审判”,判决往往成为不同话语权博弈后的结果.其实,无论是媒体监督的无序失范、司法独立性价值的消弱还是民意与判决的冲突,都可归结为媒体所代表的民意话语权与相关利益主体所代表的话语权、法律阶层所代表的话语权之间的冲突.面对该困境,文章通过典型、热点案例,从话语权选择主体、话语权表达主体两方面为困境中的理性判决提供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