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45篇
  免费   1470篇
各国政治   766篇
工人农民   1205篇
世界政治   4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9篇
法律   14954篇
中国共产党   2461篇
中国政治   5909篇
政治理论   2442篇
综合类   181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873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599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2238篇
  2013年   2851篇
  2012年   2945篇
  2011年   2989篇
  2010年   2884篇
  2009年   3079篇
  2008年   3384篇
  2007年   3692篇
  2006年   3818篇
  2005年   3667篇
  2004年   3485篇
  2003年   2727篇
  2002年   2113篇
  2001年   1545篇
  2000年   816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构建和谐社会对行政执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而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是实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求,本文从行政执法的角度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对行政执法的影响,以期待完善行政执法质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2.
张刚  吴光章 《思想战线》2003,29(6):109-113
祖灵意识是贯穿中国上古文化的一条思想主线,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儒道两家思想。道家偏重继承了女性祖灵意识,儒家则承接了男性祖灵意识,前者代表一种柔软无为的精神,后者则表达了刚强进取的情怀。儒道两家是在祖灵意识的发展中逐渐分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93.
季相林 《桂海论丛》2003,19(1):63-65
确立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的基本取向是 :从改造自然、技术、环境等转向改变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94.
法治社会的价值目标是追求民主、平等;法治的核心问题是约束、限制权力;法治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体现民治;实现 法治化的基本途径是建立安全、方便、经济的参政方式。  相似文献   
95.
紊乱犯罪现场是案犯犯罪行为的物化反映,储存着犯罪主体及相关事物的信息。感知能力强的勘查人员具有辩证思维能力,能把自己对客观环境认识的合理性输入到紊乱的特殊环境中,理出紊乱犯罪现场发生、发展的整个头绪。  相似文献   
96.
由于风险投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政府有必要在政策上对他们予以扶持。本文从创造有效竞争的制度环境,建立高效率的价格管理体制,注意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政府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股东大会决议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意思表示。由于种种原因 ,股东大会决议往往存在瑕疵 ,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救济 ,是维护公司利益 ,保护股东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我国《公司法》在这方面的规定还非常欠缺 ,有必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8.
审视我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其与市场经济法治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存在着诸多与 WTO 规则相背离的地方。我们应本着经济立法是对客观经济规律地正确反映的指导思想,制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9.
自19世纪以来,大陆法系各国纷纷制定颁布了自己的民法典,掀起了制定民法典的浪潮。然而,在论及制定颁布民法典的原因时,多数学者往往忽视法律的统一这一因素对其的影响。实际上,从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制定颁布民法典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来看,都是基于对已有分散的法律进行统一的需要。基于同样的原因,英美法系的国家也制定颁布了民事单行法。  相似文献   
10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vidential challenges victim withdrawal presents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More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innovative measures tak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overcome problems of proof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violence prosecutions. These evidentiary initiatives have facilitated a shift towards so–called 'victimless' prosecution in the context of domestic violence which dispenses with victim participation. Drawing upon a 'freedom model' of criminal justi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might be emulated as a means of addressing the high rate of attri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in England and Wa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