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0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5篇 |
工人农民 | 701篇 |
世界政治 | 3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75篇 |
法律 | 335篇 |
中国共产党 | 59篇 |
中国政治 | 215篇 |
政治理论 | 102篇 |
综合类 | 5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51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刘淑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17(6):15-17
我国目前确立劳动关系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与漏洞,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提防"陷阱",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2.
团结权是市场经济下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这一权利应该在劳动立法和法律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完善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应该坚持劳资权利对等的基本法律原则,任何一方不得享有特权。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劳动者组织工会的权利,而影响和侵害劳动者团结权的主要问题是雇主介入和控制工会的现象。 相似文献
73.
船员法的部门属性及其主要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船员法的部门属性及其主要制度的特殊性 ,从而得出船员法为海上劳动法的结论。希望对以后我国船员法的立法工作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通过比较研究与理论剖析,关于我国的侦、控、审关系,我们发现存在着五大误区应予校正:侦、审之间应该是二元化的配合制约关系而非互相配合制约关系或无关系,侦、控之间应该是配合关系而非制约关系,控、审之间应该是制约关系而非配合关系,整体结构应以审判为中心而非侦查为中心,应该是共时性的诉讼结构而非历时性的工序结构。 相似文献
75.
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一般要承担劳动法和劳动行政规章所规定的强制性法定义务,而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则一般承担合同约定的义务。因而劳动立法在设定劳动违约责任时,对劳动者应以过错责任,对用人单位应以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确定违约方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约,不仅应对劳动者承担违约补偿责任,而且应承担劳动行政责任。劳动者违约,则应根据劳动者违约时的主观过错状态以及用人单位由此所受实际经济损失等情形,确定其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6.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保证充分就业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所肩负的一个长期与艰巨的任务,促进就业立法也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议程以及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相比之下,对于就业调控法的理论问题的探讨,却一直没有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因此,对就业调控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性质与定位、与劳动法的关系、基本原则以及体系等等基本理论的探析,应是一个经济法研究,尤其是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必须面对的任务。 相似文献
77.
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新《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以妇女为主体,以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分析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环境进行深层的剖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警察公关理念是警察组织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前提,是支配警察公关行为的思想和意识。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原理贯穿于公安队伍公共关系理念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解决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建设的内涵、目标、模式与途径等问题,才能加速推进中国公安特色公关理念思想的变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9.
对受刑人权利保护必须对受刑人权利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在受刑人权利的价值基础上,正当性的权利本质是受刑人权利法律定位的逻辑起点;在受刑人权利的逻辑结构上,可以将受刑人权利分为受刑人人权、受刑人公民权和受刑人基于矫正产生的特殊权利;在法律关系的考量上,将受刑人权利和刑罚执行权力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而不是将受刑人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在刑事法律关系的运作中,以受刑人权利为本位,而不以受刑人管理为本位,以实现对刑罚执行权力的制约和对受刑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80.
在作为特殊合同的劳动合同制度中引入、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与民商事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比,在适用主体、归责原则、行为的类型、赔偿范围和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