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的视角下,从对产生农民“信访潮”的原因分析出发。理性分析信访制度在农民利益保护方面的优势和弊端,进而作出法治化选择,对于构建信访保护农民权益的多元机制,强化现有信访制度的优点并及时完善存在的缺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三农问题"是国人目前普遍关注热点,农村发展没有质的进步,农民人权保障缺失,农民人权与农村发展双双步入困境。农民人权是农村发展的目的,也是农村发展的手段;农村发展以农民人权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二者的极大关联性,引入博弈论分析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博弈模型中,"策略"是对农民人权与农村发展的行为假设。经过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博弈,农民人权与农村发展达成一种利益均衡的契约,这种契约产生的合作共赢的结果,称为"结局"。而对这种结局进行评价称为"效用",表现为以农民人权度量农村发展的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3.
土地是财富之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侵占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之事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典型剖析,研究土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和立法司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东固斗争,在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初期颇具特色,它是赣西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的发祥地。它承接了赣西南武装斗争中心地区的使命,在农村建立秘密根据地发展红军,点燃了赣西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的星星之火;它在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斗争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击秘密割据",成为"工农武装割据"初级阶段最佳的开展形式;它以"李文林式"的斗争与"朱毛式"的斗争相呼应,坚持与发展了赣西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促进了红三军和赣西南苏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3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提出和总结的丰富斗争经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火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不断巩固扩大,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36.
自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发挥了特殊功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政府当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加大合作社扶持力度,帮助合作组织拓展产业链条,在规范整合中提升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7.
日本工农学校,1940年10月成立于宝塔山西麓。其办学宗旨为宣扬中国共产党俘虏政策之精神,改造渐多之日军战俘。学校通过行动感化、理论讲述、生活照顾等方式对日本战俘进行再教育并使之转化。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毒害之后,他们或加入八路军,或服务于反战组织,其中许多人在战后也一直为中日友好做贡献。  相似文献   
38.
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农地使用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和涉农 领域的行政管理等制度阻碍了社会分工在农民群体中的演进、深化。分工抑制使农民失去迁徙、交易和择 业等自由,所以必须解除分工遭遇的制度性阻碍,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分工抑制造成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39.
在沉重的人口压力下,我国必须选择“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强化国人尤其是农村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此,必须对当前实施赶超型、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本文回顾了福建农民对包产到户独立的探索历程,强调在新时期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要以史为鉴,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