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ABSTRACT

Zimbabwe's Fast Track Land Reform Programme resulted in a massive growth of the country's tobacco sector. Some authors have labelled this, the ‘tobacco boom’. The effects of this growth are variegated across space and tim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growth of tobacco contract farming in Goromonzi and Zvimba districts and the resultant effects on land use patterns, accumulation, power dynamics and livelihood outcomes. In illuminating on contract farming, the study also pays attention to non-contract farmers. The rise in the number of contract farmers is attributed to; better extension services, improved and guaranteed access to input and output markets. At the same time, tobacco contract farming is marked by several vicissitudes. Some farmers withdrew from the contracts due to low output prices and high input costs resulting in indebtedness. Similarly, some contracting firms dropped out from the contracting arrangements. Overall, many contracted growers accumulated more than non-contract farmers.  相似文献   
7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将农民组织起来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中国历史上农民组织起来的方式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变迁。由政府主导的农民组织模式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形式,其可迅速完成将农民组织起来的问题,但却会引致产权不清、激励不足等问题;相反,由市场主导的农民组织模式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形式,但往往会出现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而需要政府的介入、推动。因此,在当前保持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由市场主导、政府介入的农民组织方式应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73.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事关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大局,但由于农民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的意识和组织机构以及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农民利益表达正面临各种困难,而它的出路就在于不断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意识、加强农民利益表达的组织机构建设和拓宽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  相似文献   
74.
当代中国农民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问题实质上是权利问题。从国际人权宪章的视角研究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将空前拓宽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视野。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活动的兴起和高涨,为农民人权的发展和宪政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75.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收容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农民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在市场经济和WTO条件下,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普及国民待遇原则,实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中国农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基本权利保障,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权益,防止形成中国特有的人口管理的恶性循环模式,真正实现行政为民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7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政府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大量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充当主体,从农村集体组织处低价征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或以拍卖的方式,获取高额的土地差价。而以该土地为生的农民只能获得一次性的底额补偿,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群体上访、暴力抵抗拆迁、生活困难等。因此,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已经难以协调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形势下农民、集体、政府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害,并且使政府与农民达到双赢的状态,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国家渝黔铁路、枧槽沟水库建设的加快,征地规模不断扩大,贵州息烽县永靖镇永红村失地农民逐年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永红村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就业培训、收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8.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耕地通过征收或征用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农业人口失去土地,变成无地、无业、无居的特殊群体,由此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新的难题与挑战。作为社会管理的主导者,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失地农民问题治理的新举措,切实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79.
魏月霞 《行政与法》2010,(11):102-10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权利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这表明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仍存在不足,须认真进行反思,探索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0.
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途径。长安区的调查发现,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供需矛盾,即短期安置与长期生计、安置模式单一与多种生计资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调节需要在"大保障"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通过制度构建可以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