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0篇
  免费   301篇
各国政治   72篇
工人农民   204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5441篇
中国共产党   339篇
中国政治   1232篇
政治理论   439篇
综合类   4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1047篇
  2005年   990篇
  2004年   941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国际法通过公私领域的划分确定其管辖范围,并避免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女性主义者指出,这种划分包含着对女性的规范性歧视和结构性歧视。国际法的基本术语如国家、主权等,排除了国际法对国内违反人权事项的管辖,维护了男性在国内的特权地位。在国际人权法领域,在确定是否给予女性以人权保护时,也是以维护男性利益为出发点。女性主义方法揭示了国际法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但该方法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2.
执政党要维持对社会的统治,需要依靠掌握一定权力的大批官员,但少数官员又存在着以权谋私,变质为腐败分子的危险。因此,如何与腐败官员作斗争,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是对其执政能力的严重考验。而依靠法律制度来预防和反对腐败官员,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们辨别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否提高,有没有制订和实施惩治、预防腐败官员的法律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3.
社会危害性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利敏  韩啸 《河北法学》2005,23(1):153-157
目前在刑法学界存在着社会危害性理论备受指责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将社会危害性逐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运用立体动态思维的方式正确分析犯罪概念、犯罪构成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关系,不但要保留社会危害性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其明确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是对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4.
慕亚平  王跃 《政法学刊》2005,22(2):61-63
战争的残酷性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命尊严的价值,国际人道主义法亦随之得以发展。然而,近期曝光的驻伊美军虐待战俘事件,侵犯了战俘的生命健康权、人格权、中诉及公平审判权,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而现行国际法与国内法机制均无法有效地惩罚这种违法行为。因此,为了真正保护国际人权,惩治战争犯罪,应增强国际刑事法院等组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5.
区际民事案件移送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际民事案件移送制度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节约司法资源、减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缓和区际管辖权冲突、避免当事人挑选法院、保护当事人合法的诉讼权益和促进区际司法协助等。美国和澳大利亚区际民事案件移送制度的立法与实践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对法院原审裁判和案卷进行审查是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审查的中心,这是有其法理学基础的,也是解决目前抗诉审查中各种难题的最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其具体体现为:以书面审查原审裁判和案卷为基础,审查依案卷中的材料可否得出裁判的结论,并以此决定对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审查,决定是否自行调查,最终决定是否抗诉。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赋予检察机关调卷权,以保证抗诉监督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7.
丛涛 《行政与法》2006,(2):33-34
建设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治的和谐程度。而法治的和谐运行客观上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它是和谐法治的精神意蕴,是现代法治理念的逻辑基点。和谐法治的建构必须体恤人性,给予人的权益的最大关注。现代和谐法治的建构在现实层面不能忽视权利意识、行政权力运行、司法、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8.
许石慧 《政法学刊》2006,23(4):42-45
公共利益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宪政、公共管理等领域所关注的重点。当公共利益作为现代国家干预市场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与理由时,公共利益原则便构成了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原则的内涵、特征、边界及其与他法中的价值区分等问题都值得探讨,尤其在构建有限有效的法治政府目标更为迫切的中国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9.
蔡从燕 《法律科学》2006,24(6):91-97
传统上,国家间的互动关系被认为是国际法规则创制与实施的基本动力,但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法日益攸关个人的利益,个人与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已然成为国际法发展的元动力。国际法只有以此为基点,才能更好地规范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各国及其国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0.
出土秦汉简牍律令中对于老年人告状,法庭采取“三环”的措施,意思是连续三次劝其返还,如果原告人坚持诉讼,法官才予以受理。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原告由于年老而误告,或凭借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而滥告。唐宋明清诸律继承了秦汉律“三环”的指导思想,同样限制老年人的一般性诉讼,而对于包括“不孝”罪及“谋反、逆、叛”等罪,则规定“老、幼、笃疾”者可以诉讼,司法机关必须受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