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5篇
  免费   21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3196篇
中国共产党   114篇
中国政治   690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24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大学生与高校之间法律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青年论坛》2003,(6):48-49
近年来有关高校开除怀孕女大学生 ,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 ,高校禁止大学生在校内拥吻等消息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与高校之间法律关系的探讨及对这几则消息中的事件的法律分析 ,通过以双方关系的界定寻找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12.
关于法益成为犯罪客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犯罪客体问题 ,理论界分歧较大 ,有许多不同观点。就其合理性而言 ,法益说比较妥当 ,即犯罪客体 ,应当是指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由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其根据主要在于 :一是深刻揭示了犯罪所侵害的实质 ,二是在理论逻辑上无懈可击 ,三是切合了现代民主政治和人权观念的新发展 ,四是具有其特殊的机能 ,五是完全切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但是 ,法益理论本身也面临许多挑战与悖论 ,尤其是法益价值构造与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3.
从法治生成的角度来看 ,世界各国法治有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两种主要类型。中国属于典型的外生型法治类型。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当今世界法律文化的主流 ,两大法系对我国法制建设有着历史性的多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我国刑法自1997年修改之后,刑法第306条关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规定就备受法律界尤其是律师界的关注,取消刑法第306条的议案屡次被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人认为刑法第306条属于职业歧视,导致职业报复现象的发生和法律的重置,使律师不愿代理刑事案件,造成司法人员和律师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影响律师权益的保障。笔者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提出如何正确对待和完善该条法律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规章制度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补充,规章制度体系的完善是法律法规在高校统一实施的保障。在高等教育格局重大调整基本完成和“入世”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规章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制定程序不规范、内容不当或违法、适用和解释比较混乱以及结构和技术性差错较多等,是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其次应该规范制定程序以及规章制度的适用和解释,同时还应该加强规章制度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6.
从犯罪学的角度 ,审视社会公正与司法公正 ,打击与防范的内涵及关系 ,探讨立法公正与法律系统的合理性、司法人员素质与司法环境、司法调控机制与公正标准等同司法公正的相关性 ,并从民主政治中寻求司法公正和完善法制的途径 ,是防止司法不公和控制犯罪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的一系列规则将对我国法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法律的信息化,推动法律的全球化和促进法律的职业化等。协调国内法与WTO法的不一致,应完善立法工作,推进司法改革和加强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8.
马京 《思想战线》2003,29(1):55-60
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以及语言实践、言语行为、指引性和参与性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视野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把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文化实践 ,即一种行为形式的语言观 ,使得这门边缘学科能够创造性地继续影响它所吸收养分的人文社会学科 ,同时对我们理解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其独特的贡献。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研究 ,是把语言作为文化源和言语作为文化实践的研究 ,是语言学的一种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11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崭新的制度前提和实现途径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探索出一条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为目标 ,以政法干部建设为保证 ,以法制教育普及为途径 ,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的与民主紧密相联系的现代法制的新思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了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 ,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0.
主体建构性和主体行为宣成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女权主义以解构主义为目的,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尽心去解构父权制及男权思想导致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性别规定性、主体建构性、主体行为宣成性等理论观点,希望通过打破一些诸如性别、阶级等重要界线,来消除性别不平等.本文试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这些理论观点、主要代表人物及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后现代女权主义有一个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推动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