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833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06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7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对“立法万能论”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万能论"包含"万事皆需立法"、"万事皆可立法"和"法立则万事吉"三个子命题,然而,从"道德也是一种不可或却的社会规范"、"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成文法不是无瑕的"三个方面看,法律也不是万能的,"立法万能论"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2.
积极而不盲目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成果,是改革开放20 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条重要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立法借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借鉴的重点放在公共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上来,同时,必须充分研究我国法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注重立法借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3.
鲁世平 《政法学刊》2009,26(3):74-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同时,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4.
我国环境税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严重恶化,威胁和妨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税作为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新经济手段,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环境税的立法及具体实践,我国需尽快开征此税并进行相应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55.
“形成抚养关系”是婚姻家庭法律中常见的用语,但在理解和执行上却千姿百态。将非血亲关系间的扶养关系重构为实际父母子女关系、亚父母子女关系、有扶助事实三个层次并分别规定程度不同的权利义务,是重组家庭法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6.
我国刑法规定的三种与医疗相关的犯罪中均有“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规定,但是这个术语在各犯罪中意思不明确,表达不确切,内涵不统一,这与立法的统一性要求不一致。从刑法内在的统一性来看,应将该术语理解和表达为刑法上的“重伤”。  相似文献   
157.
论刑事司法对死刑适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梅 《河北法学》2008,26(2):31-34
死刑的限制与全面废除并不完全取决于民意的走向,也不是哪位政治家一夜的梦想就能够实现的。死刑作为一种既古老而又严厉的刑罚已经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因为其特殊的功能而形成一种深深的历史印迹,洗刷这种印迹同样需要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个司法检验立法的过程,以及立法自身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8.
"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树立,是时代的呼唤.以人为本的立法观要求在立法中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寻求民生问题的立法关怀.以人为本的立法关怀,需要改变我国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发展的不平衡,更加重视和加快社会领域的立法.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立法需要得以确立、得到落实.秉承以人为本的立法观,需要对农民、农民工的权利作出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59.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对其涵义、要求、伦理基础等的分析,提出将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贯穿整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其基本理念指导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循“在不断完善国内国际立法的同时追一步加强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协调”这一必然趋势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0.
我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已经开始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但尚处于自发状态,且缺乏相关立法。建议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绩效评估,遵循地方立法先行、以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的路径。立法应当主要规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绩效评估主体、绩效评估的程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