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2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3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探索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明确生态学为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依据之一,据此阐述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理论构架,以共生、仿生、复生作为两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定位以及相关的生态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2.
侯玲玲 《法律科学》2013,(4):104-116
利益调整所引发的集体争议行动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劳资争议的重要型态。基于劳资自治的保障需求,大多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对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这种侵权行为予以有限制的法律保护。我国因加薪所引发的集体停工频发,凸显了法律对集体争议行动失范及其法律秩序重构的必要。借鉴国外立法例,结合国情,我国宜采取消极立法模式,通过特殊的法律责任豁免制度和特殊的劳资利益争议处理程序,以规范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  相似文献   
23.
郝战红 《法学杂志》2012,33(2):133-136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失衡现象并存。如何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避免立法疏误,提高立法品质,增强立法的正当性是立法主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专家咨询制度具有多维面相,从政治民主的角度看是立法民主的表现,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是立法科学的保证,从法治的角度看是立法合法的要求,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是立法正当的期待。全面认识和把握专家咨询制度的多维面相,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在立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4.
韩玲 《行政与法》2012,(7):99-102
《刑法修正案(八)》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做了重大修改,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即"反黑三罪")以及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关的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罪名进行了立法完善,这对于加大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力度,完善刑罚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清末北京城市治理和治安立法是依法治市,实现城市治理法治化的新尝试,可谓中国城市治理和治安法制模式的现代化启动。从法律文本分析入手,对清末北京城市治理法规的结构、渊源及其社会基础等相关问题在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可以反映北京城市治理和社会治安法律制度的实际变迁。可以说,该时期的有关立法尝试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法制建设活动,在推动北京城市治理初步迈向法制现代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民国时期及其后来城市立法样式及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6.
高校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法定"代言人",基本职责是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在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中,其"代言人"资格却饱受职工权益诉求的责难,并不得不接受职工群体性的民意检验。在当前国家市场化专营并未得以完成的局面下,高校工会的社会定位依然依赖于国家的观念性和制度性输出。伴随着此种转型前景的日趋明朗,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的趋势,高校将来的属性可能更为类似与当前国有企业,届时高校工会的定位也将发生适应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实现将依赖于国家对目前工会"双重受托"属性的制度改造。未来的高校工会应当成为职工权益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7.
法律法规名称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法规的名称往往揭示了法律法规所要调整或规范的对象、主要范围或主要内容,故而至关重要,但目前鲜有学者对我国法律法规名称的英译进行探讨。在权威机构颁布的法律法规英译本中,法律法规名称的翻译在术语、语法及句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中西方思维、文化及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表述上的不同。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观之,法律法规名称的英译需正确选用术语、注重译入语的语法和句法表述习惯,尤其是参照外国法律法规名称的表达方式,方能最终实现我国法律法规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屡禁不止,对公众隐私、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侵害。究其原因,现有的法律制裁体系存在漏洞,惩戒力度不足,相关法律之间存在冲突。面对当前愈演愈烈的犯罪形势,有必要重新检视立法的相关规定,完善法律制裁体系。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应当完善刑事制裁,修订《刑法》第283条和284条的相关规定,提升法定刑的幅度,增加罚金刑;其次,应将非法生产、使用和销售间谍专用器材以及非法生产、使用和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调整范畴,同时,还应当探索对可能用于窃听、窃照的专用器材设定行政许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马立新 《政法论丛》2013,(2):95-100
当下数字艺术的产生和迅速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子艺术长期以来建构起来的艺术生态和艺术秩序,引发了某些引起人们重大关切的公共安全问题,其中突出的有网瘾问题、网络文化低俗化问题、数字谣言问题以及数字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不同于原子艺术公共安全隐患发生学上的外生性、随机性和个别性,而是呈现为内生性、公共性、流行性和危害性特征。一条比较可行的防控策略是在对数字艺术实施事前立法规范的同时,对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同步实施事后追溯监管。此外,加强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性及其应对机制的科研攻关和科普宣传,尽快提高全社会对数字艺术特殊规律及其公共安全性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0.
"区域"开发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国缺乏调整"区域"开发的国内立法。法律的缺失于我国"区域"开发的发展不利,也无助于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及有关规章的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更有可能引发国家责任。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体的"区域"法律制度,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指引。采用专门立法来调整"区域"内的活动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而应为我国所采纳,以推动我国履行该《公约》赋予的义务,提升我国在"区域"国际法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规范我国在"区域"内的活动,维护与拓展我国在"区域"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