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57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96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对外资银行主要实行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金、税收方面的监管,但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是监管目标的错位,导致不正当竞争,监管法律不完善等。问题的原因在于监管法治化水平不足、监管目标混乱、体制不合理。解决办法有两方面:一是宏观模式的选择,二是微观规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2.
论吉林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当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慈善思维方式——农民因为贫穷需要廉价资金。村镇银行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被认为是扶贫的手段。村镇银行采取商业化方式,实施高利率小额农户信贷与支持、帮助农村中的贫困群体并不矛盾。完善小额农户贷款还需要信贷员激励机制。村镇银行需要政府扶助,但又要避免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避免政府信用担保的道德风险,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外国民法典优先权的规定为基本素材,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法律,对优先权的一般原理、立法安排等基本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优先权应为优先受偿权,建议我国将来制定民法典时,把优先权与债的其他担保制度、登记制度等纳入民法典的最后一编,命名为权利的保护方法编。在立法技术上,可采取一般立法和特别立法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4.
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罪立法结构往往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修订刑法典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的立法规定,存在杂、繁、混三方面的表现,为克服这种弊端,今后的刑事立法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以范畴整理为突破口,重构该类罪的体系,明确条文含义。  相似文献   
10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维护公司可持续运作的一项法律制度,但是司法适用中的实施效果不尽满意。构建我国完善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合理界定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并从管辖法院、当事人、举证责任及执行程序的适用等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6.
为顺应时代变迁和"场域"置换等所带来的挑战,有效回应高校教职工利益诉求,社会管理机制是应对的一种新理论。就高校的工会工作而言,可以通过"有为"来实现"有位"。为此,需要建立健全高校教职工利益维护的长效机制,即利益表达、补偿、保障、激励、促生机制,从而使高校工会的"精"、"气"、"神"得到高度统一,有效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07.
目前我国医疗公证存在着立法缺失、公证机构及公证员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复合型公证人才缺乏、医疗风险的承担可能显失公平、对公证后的医疗行为缺乏监督、信用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强医疗公证的立法、明确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法律地位、完善医疗公证程序、提高医疗公证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健全医疗公证赔偿保险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公证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自周初德治主义的萌芽至汉朝中国伦理传统“德治”模式的确立,其间历经管仲以法为主的德法结合论、孔子的以德治国论、荀子的礼法并重论等治国理论。然而,基于批判秦朝“法治”实践发展起来的汉朝治国模式,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走向了纯伦理化的“德治”。与之相应,其培养“德治”主体道德素质的“治德”范式呈现为片面的伦理型特征。自汉至清历朝历代由盛而衰的“德治”循环实践证明:伦理型“治德”前提下的“德治”陷入了“德治”悖论。化解“德治”悖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选择是全面认识、借鉴吸收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治国理论及其“治德”范式,促进“治德”的伦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9.
遏制毒品犯罪的刑法完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民丽 《政法学刊》2007,24(4):9-12
面对当前我国及全球反毒品斗争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在检讨我国现行毒品犯罪的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毒品犯罪的刑事对策,具体包括:增设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毒品罪,介绍买卖毒品罪,扩大非法提供毒品罪的主体,提高强迫他人吸毒罪的法定刑,降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法定刑,提出"以日常生活中吸食毒品的通常最低含量折算"的折算办法以及完善毒品犯罪的减刑与假释程序等。  相似文献   
110.
谭玲 《政法学刊》2007,24(2):42-45
商业贿赂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没有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故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然而,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竞争的自由和公平,所以会伴随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商业贿赂行为亦如此。商业贿赂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桎梏了市场健康发展。但目前我国法律和行政规章在商业贿赂的立法规范上存在缺失和局限,需要重新审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