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4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3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从沙尘暴防治看立法理念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忠梅  刘超 《河北法学》2007,25(7):26-30
近年来沙尘暴事件频繁发生、社会危害严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颁布实施的《防沙治沙法》以防沙治沙为目的、被预期能直接应对沙尘暴,但法律治理效果甚微.这需要我们反思环境立法理念.从源头上看,沙尘暴的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人类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行为是原因的主要方面.因此相应的立法理念、思路和重点就必须重在对于人的行为进行控制,需要治沙但更为重要的是在立法中引入人地协调的理念.理念的转换带来相应的制度的完善,解决现有的防沙治沙的问题、实现其立法目的,其根本上还要在防沙治沙法中突破原有单项思维模式,引入综合决策方式.  相似文献   
72.
行政强制执行,作为行政强制的一方面,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财产等重要权利。在强调法治和人权的今天,这些属于公民的重要权利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同时,行政权存在被滥用的危险,行政强制执行中也可能出现不法或不当情形。因此,法律应当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实现此目的,法律应运用多种调整方法,法律救济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很多行政法治国家,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救济制度都比较完善,并各具特色。对于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我国应当在立法过程中予以关注和参考。鉴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救济制度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73.
东亚、东南亚土壤污染防治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国相邻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十分活跃,特别是其中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还制定了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模式等方面,对这些立法及其施行经验予以评析,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梅传强  胡江 《现代法学》2011,33(2):98-107
现行《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理解和认定上的困难,已经不能适应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要求,有必要重视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暴露出的刑法规定上的不足,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相关规定予以评述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当前,我国没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法律。在修订《刑法》第294条时,应当区别对待组织、领导者和积极参加者、一般参加者,并设置相应的刑罚,同时应当增设第294条之一以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所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均应增设财产刑,并提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定刑。此外,不宜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定为特殊累犯,而应当规定为特别再犯,并提高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缓刑、减刑和假释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75.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实行阳光行政和法治行政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潮流,《公开条例》的颁行具有里程碑意义;政府信息公开法具有现代的法治理念和理论基础,其立法目的首先是实现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服务宗旨和便民原则是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中的一个亮点;从年度报告看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实践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公开条例》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好认识问题,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法的革命性作用。  相似文献   
76.
使用盗窃行为是近年来各国刑法所关注的问题,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中对使用盗窃行为的定性和处理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通过分析使用盗窃的内涵、定性及处理方式,提出了进行立法完善的规制方案。  相似文献   
77.
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对挪用公款案件的认定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应根据刑法的立法本意,运用法理学对其做出科学的界定。从刑法的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挪出人和使用人的关系,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关系等角度看,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应理解为:“个人”是指挪出人.“使用”包括本人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本人间接使用又包括给其它个人和单位具体使用。“使用”应从广义上去理解,它包括占有公款打算使用但还没有使用、使用预备、已经实际使用.且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个人占有公款。  相似文献   
78.
立法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进行充分博弈,其结果是形成某种利益均衡状态。立法及其所维护的利益均衡状态应当符合公正的要求,即体现立法公正。然而,利益均衡仅是实现立法公正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它在某些情况下与实现立法公正相冲突。为此,应该通过充分赋予并保障各利益主体政治自由、缩小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等措施来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79.
新时期的福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在治理理念、运行机制和有效载体上不断创新。在理念上,要正确认清省情,科学分析治安形势,不断创新“平安福建”建设的方略,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要求上来谋划平安建设;在机制上,要构建大综治格局、完善大调解机制、创新大服务模式、健全大防控体系、构筑大基础平台;载体上,有十户(厂、店)联防、中心户长制、“大调解”、治安捆绑问责制等有效载体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大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80.
和谐社会与公众利益表达制度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利益和谐。利益和谐是指多元化利益的相互博弈、对话和妥协,进而达成某种利益矛盾的统一共识。利益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取决于利益主体闽的各种利益诉求均有合法通畅的表达渠道。立法听证作为一种科学化、民主化和正当化的公众利益表达制度,可以将各种利益的冲突与矛盾纳入合法有序的制度环节而予以妥善解决,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