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2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29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01.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are an essential tool of legislative oversight. However,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r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the executive remains underspecifi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methodologically. This article advances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drawing on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terature on account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framework is called the ‘Q&A approach to legislative oversight’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study of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Q) needs to be linked to their respective answers (A) and examined together (Q&A) at the micro-level as an exchange of claims between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actors. Methodologically, the Q&A approach to legislative oversight offers a step-by-step guide for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Q&A that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legislative oversight contex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ance. It is argu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Q&A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questions asked and the responsiveness of answers provided, which are correspondingly operationalised. To illustrate the merits of the approach, the article includes a systematic cas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i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3–2018), show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pecific institutional setting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相似文献   
302.
我国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如犯罪主体不明确,处刑较 轻,刑种单一,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狭窄,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该罪作用的发挥。因 此,我国刑法应对该罪重新设置,扩大责任主体范围及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科学配 置刑种,重视罚金刑的适用,实行单位和直接人员双罚制,适度加重处罚,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303.
《劳动合同法》第14条引起了广泛争议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争议的焦点是有关年限的规定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依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劳动合同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由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旨在保护劳工利益,加之《劳动合同法》吸收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而使某些有关年限的起点具有溯及力。这样把握既不违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同时也保护了劳工的正当权益。不过应该有个过渡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企业对劳工的福利欠债可以考虑由政府"埋单"而不能完全推给企业。  相似文献   
304.
面对日益严重的虚假医疗广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采取"一刀切"而予以全面取消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法治社会的理性要求,在现行的相关行政性法律、法规不足以对其予以有效规制、而我国现行刑法典中关于虚假广告罪的规定也并不适用于虚假医疗广告的情况下,为有效遏制不断蔓延的虚假医疗广告,应当增设虚假医疗广告罪。  相似文献   
305.
306.
对监外执行罪犯的防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当前司法实践中罪犯监外执行存在着交付执行脱节、列管地标准不一、缓刑执行监督不力等问题,有必要建立告知制度、统一列管地标准、增设缓刑考察期满检察审查、确立缓刑犯保证人(金)制度等,”并从加强监外罪犯交付环节工作、健全法律文书送达、建立对基层派出所考察缓刑犯工作的督察机制、构建监外执行信息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07.
范进学 《北方法学》2011,5(1):106-110
美国宪法解释方法虽各不相同,但每一种方法论背后基本上都围绕着相同的元素进行解释,这就是:宪法文字的含义、立宪者意图、司法判例和价值判断。无论上述哪种情况,总会涉及到法官的价值判断,这是无法摆脱的现实。只要是对文字语言的解释,解释者必然会将解释建立在自身的价值判断之上,关键是这种价值是否符合人类的整体价值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08.
《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追逐竞驶"行为入罪,成立危险驾驶罪,从保护交通安全的目的来看,"醉酒驾驶"与"追逐驾驶"与原有的交通肇事罪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都是出于对社会交通秩序的维护,但从构成要件来看,二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文章深入分析了"醉酒驾驶"、"追逐驾驶"行为,体现了我国刑法的预防功能和对于公共交通安全保护预防的提前。  相似文献   
309.
罗光亮 《政法学刊》2011,28(6):5-10
较大城市立法权既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为了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和试验的要求。它在近20余年的进程中,为中央层面的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全国性的法律都是在较大城市试行成功以后,再向全国推广。但是由于该制度缺乏宪法、法律的规范,以及在监督和规制方面还不是很完善,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10.
尹田 《北方法学》2015,(4):38-42
在国家层面以及学者层面所存在的对民法的私法属性之缺乏认同,为民法典编纂在观念上的主要障碍,反法典化的理论观点、民法典编纂体系的理论纷争以及因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而导致的具体制度安排上的困难等,是民法典编纂在技术上的主要障碍。厘清理论研究与立法活动的关系,确立立法大局意识,在学者与立法机关以及学者相互之间达成理解和妥协,是克服民法典编纂之障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