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4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中国古代法律禁止民间任意观测、探究、解释和传习有关星空的奥秘,只允许官方的天文机构研究和解读天文现象。中国古代法律对天文研究作出如此的法律规制,既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也是"天人感应"这个流传很久、影响巨大的哲学观在法律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财政预算的本质,是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围绕预算资金使用和公共产品供给进行的委托代理交易。作为交易,财政预算存在交易成本,即财政预算的运行程序成本。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过高会降低交易绩效。那么财政预算的交易成本过高也会降低预算绩效。为了控制财政预算交易成本,应当在预算法中构建一种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保证预算执行主体的本位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挂钩,促进预算执行主体自觉地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财政资金,即绩效预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追求判决一致是冲突法的古典抱负,传统反致之创设即服务于此一功效。拉塞尔开创双重反致先例之时并未释明其动机与理由。两种正相反对的解释路向彼此既不能证伪复又和谐兼容于双重反致,这表明应从第三维度即回归冲突法寻求判决一致之古典使命来解读其伦理取向。双重反致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为只能实现判决相对一致的传统反致所不能担保的判决绝对一致之目标提供绝对保证,精确致达冲突法之意向。判决一致本身不体现伦理深度,其实现方式才体现伦理深度。传统反致的相对性在于他律,双重反致的绝对性则得益于自律。立足于自律之上的双重反致移情换位于外国法院之立场,散发出为他人的伦理暗香。为他人的脆弱性及其可能走向的为难他人的背反结局使其危机再现。对我意识的终极溯源揭示了他人就是上帝的本体论结构,逃脱上帝的不可能性是对为他人伦理及作为其技术表达的双重反致之伦理困境及伦理密码的辩证破解。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外部挑战与内部情势的司法回应,晚清修律和司法改革运动首先意味着司法理念与司法原则的历史性转变,进而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传统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近代型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应运而生,展示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司法文明进步成长的历史图景。这场司法变革运动的启动性举措,乃是删除最重之法,推行恤刑庶狱,彰显了司法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为编订《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主体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是行政法治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具体规定,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亦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困惑。因而关于行政主体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具体范畴、考量标准等都没能形成比较合理和一致的看法。我们认为,主要有置换法律法规位置、混淆法律法规门类、误读法律法规条文、颠倒法律法规规制事项和曲解法律法规原则等错误适用。应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与案件事实对应、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与当事人对应、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与行政职权对应、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与行为方式对应”等标准确定下来成为行政法规范,使行政主体在适用行政法时予以注意,并能够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提供法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韩强  刘苍瑜 《理论探讨》2020,(1):129-135
新时代党的领导以全面领导为特征,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为此,必须在准确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内涵的前提下,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使党的全面领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领导为核心和根本,在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建设中,要着重围绕政治领导,首先从《宪法》《党章》层面对党的全面领导做出规定,同时也要在党的全面领导的主要领域做到有规可依,注重用党内法规制度解决党的全面领导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后土地财政时期出现的财税现实困境暴露出过往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究其根源,无疑是现存财税制度的供给无法有效应对后土地财政时期的预期。面对财税领域特别是地方财政增量减少的窘况,并不能一味以外延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方式来解决。应以财税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转变“全能政府”的传统观念,运用财税衡平理念和理论,强化内涵式减支增收财税法制供给与实施保障。只有矫正过往稀缺财税资源粗放使用的痼疾,使财税资源集约化配置,才能产生有效率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功效。应通过财税衡平法律机制的纠偏,优化财富分配的社会实质公平效能,最终实现新时代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土地发展权是经济法意义上之权,具有公权和私权的二重属性,其所保护的法益为社会公共利益,它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构建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机制时应坚持经济法的理念和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要有法可依,调制行为要符合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调制的绩效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推进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时必须定位实施主体,明确职责,建立高效、透明的开发区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立招商引资门槛,以保障生态发展区的发展机会与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9.
Open governance requirements are designed to improve accountability, which implies that transparent governments are more trustworthy stewards of their publicly invested power. However, transparency may also reduce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inhibit political compromise, diminishing the capacity to manage resources responsibly. We asses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se competing perspectives in the context of American state legislatures, many of which have become exempt from state sunshine laws in recent decades. We leverage variation in the timing of these legislative exemption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removing transparency in a crucial governing institution on investors’ risk perceptions of states’ general obligation bonds. Our analysis of these data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10 suggests that removing legislative transparency reduces state credit risk. We conclude that while openness in government may be normatively desirable, shielding legislative proceedings from public view may actually be better for states’ debt repayment capacity, improving their overall fiscal health.  相似文献   
20.
地下六合彩严重扰乱了我国农村、中小城市等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六合彩相关问题的研究,以寻找其不断蔓延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