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政府执行力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关键,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其对政府执行力的发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行政文化视角探讨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并找出相关对策,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执行力文化,是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2.
暴力抗法是国家与社会的短兵相接。以司法能力为线索,从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视角对暴力抗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暴力抗法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能力的不足,体现在司法领域即司法能力的不足。治理暴力抗法的主要思路为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应从惩罚与激励两个方向入手,努力提升司法的强制能力、救济能力及合法性能力。  相似文献   
213.
改造刑作为中国60多年的刑罚执行的经验性本体,既在功能又在目的意义上成立,与矫正刑在哲学基础、客体、目标及属性上都有不同。改造刑的哲学基础为人是可以改造的认识论,改造的客体为罪犯的违法犯罪意识、心理、行为及思想,改造的目标应定位于使罪犯顺利重返社会,改造的属性为监狱次生机能。  相似文献   
214.
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传统“监所检察”变更为“刑事执行检察”。这一变更不是简单的部门称谓的变化,而是涉及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理念的重大变化。但是,现实中还存在法律支撑不足、工作机制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力量有限、监督角色被同化等诸多与刑事执行检察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笔者通过对当前以派驻检察为主的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现状的分析,试图找出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障碍,寻求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215.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于我国国际私法中首次明确规定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予直接适用。作为多边选法体系的例外,强制性规范理论在适用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识别哪些规范属于需要直接适用的国际强制性规范。国际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仅指国际强制性规范。比较法上提出界定国际强制性规范的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随之产生仅采客观标准和兼采主客观标准两种立法模式。《关于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对何为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进行了定义,并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来解决可操作性问题,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缺失。  相似文献   
216.
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是保障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格式与标准、要求、监管及责任的变化的归纳整理,分析现阶段强制信息披露的处罚方向及存在的局限,从提高信息披露规范层次、增加税收信息披露、环境信息披露、加大处罚力度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17.
社区矫正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行刑方式。我国发达地区正面临着监狱爆满、司法不堪重负、再犯率高等严峻的问题,社区矫正不失为改变这一局面的良方。我国推行社区矫正有其可行性,但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有待立法与制度上的改进。  相似文献   
218.
开展社区矫正作为我国行刑方式改革的措施之一,其发展将对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监狱绝大多数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现行方式是服刑期满释放回归社会,这一方式存在着不能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不能克服监禁化的弊端等问题。需要对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现行方式进行改革,确立假释为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主要方式之一。建立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新的途径,将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219.
Between the time that the first modern Italian mediation statutes were issued in 1993 and March 2011, when mandatory mediation procedures under Italian Legislative Decree 28/2010 went into effect, an interesting paradox emerged in Italian mediation: mediation usage was virtually nonexistent despite the high success rates of mediated cases. Clearly, the mere availability of mediation was not sufficient to attract disputants away from the courts, even though the Italian court backlog skyrocketed to 5.4 million cases during this period. Decree 28/2010 was issued by the Italian government to address this paradox through a mandatory mediation requirement, but the law has faced significant opposition from some members of the Italian bar in the form of public strikes and legal challenges. Legislators have responded to this dissent with reactionary amendments to “cure” problems in the regulatory structure, even though there has also been significant positive attention paid to the Italian mediation model at the European level. As the opposition to Decree 28/2010 now appears to be diminishing and recent data indicate that mandatory mediation is achieving its objectives (to the tun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mediated cases since March 2011), two lessons in realpolitik emerge for mediation proponents. First, nothing less than compulsion can rapidly increase mediation use. Second, the legislator who compels mediation without openly engaging the opposition is not mediation savvy, for even in compelling a policy choice, one should be respectful and mindful of the opponent's position, if for no other reason than to minimize his or her opposition to the final result.  相似文献   
220.
通过分析一起行政复议案例,发现当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错误或不当时,《行政复议法》没有规定"救济"条款或途径,难以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本文分析探讨了存在的原因,建议修改《行政复议法》,增加行政机关的"救济"条款或途径,允许行政机关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完善行政机关层级监督规定,建立内部监督、自我纠正的行政监督机制,修改行政复议的程序,实现行政复议程序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