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59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Abstract

The principal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ttitudes towards judicial competency, legal liability, voluntariness of offence and judicial disposal options were influenced by known classification of an offender as learning disabled compared to an offender with a suggeste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but not formally classified. Subsidiary aims were to explore participant attitudes based upon group membership and parental statu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01 participants (69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32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articipants were request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ir attitudes within the aforementioned domains and towards ascribed levels of victim parental responsibility. Fift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here the offence scenario depicted made reference to the offender having a formal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disability. Fifty-on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same questionnaire where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was suggested but not formally stated in the form of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lassification di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attitudes in most domains irrespective of group. The nursing group attributed greater levels of competency to the offenders depicted. No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ables were observed. The reasons for and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42.
178例心源性猝死法医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SCD)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要点。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000—2005年尸检出的178例SCD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其病因、年龄、诱因及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冠心病、心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炎、心肌病等在SCD中占有较大比例。冠心病猝死是中老年人SCD的最主要原因,青壮年人SCD的病因以非冠心病为主。如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在儿童的SCD中先天性心脏病、传导系统病变及心肌炎占主导地位。结论不同的病因,其病理特点不同,其病理变化是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3.
法学证据学是运用证据判断规则来认定客观事实存在的一门法学科学。医学诊断学则是找出疾病存在的证据的医学科学。证据学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并对证据进行质证的规则。用在医学诊断学上则是对遵循医学科学原则及医生职业道德、依照诊疗程序,全面客观地收集、审核证据并落实证据。如存在充分、必要的证据即可确诊;对证据的收集不全将导致漏诊;而对证据的错误判断则引起误诊。医疗纠纷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告诫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诊疗过程中的证据。  相似文献   
44.
应用PCR技术对24个猪场送检的314头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病料进行伪狂犬病病毒DNA片段检测,检出阳性猪场21个,占受检猪场的88.0%;检出阳性病料152头份,阳性率为48.4%。另对怀疑为伪狂犬病的159头猪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猪120头,阳性率达75.0%。  相似文献   
45.
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新形势下,侦查审讯工作需要转变观念,将审讯模式转为对嫌疑人心理操控和强制为主的新模式。供述中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是嫌疑人在供述情境下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引导是必要的。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自我服务偏见这一心理现象的研究发端早,形成的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完善。要研究供述中犯罪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的诊断与引导,需要先以社会心理学对自我服务偏见已有的研究为基础,将其纳入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研究范围内,明确供述中犯罪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现象的特殊性及其作用形式,然后在具体审讯实例中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和正确引导,以达到顺利讯问,获得真实供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快速鉴别诊断鸡肿瘤病的PCR技术 ,研制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试剂盒。应用该试剂盒在两年多时间里 ,对来源于广西养鸡业发达地区的 13 9个鸡群共 5 0 5只病、死鸡的 15 70份肿瘤及可疑肿瘤组织病料进行了检测 ,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症和禽白血病的阳性率分别为 74.0 6%、11.49%和 6.73 % ,肿瘤病的混合发生率为 16.83 %。结果表明 ,应用PCR技术建立的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保存方便等特点 ,不仅适用于临床肿瘤病的鉴别诊断 ,而且对开展肿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兽医检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用差速离心结合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免疫兔和鸡,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免疫血情。经鸡胚胚体乳剂吸收和过DEAE-52纤维素柱提纯其IgG,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应用本ELISA对人工感染鸡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群的气管样本的检测,其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O%(20/20)和78%(39/50)。实验结果表明,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8.
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肋骨骨折法医学的诊断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影像学的误诊或漏诊将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从而可能导致刑事或民事案件的审判错误。本文详尽地总结和分析了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优缺点、漏误诊原因、法医学鉴定现状及法医鉴定时需考虑的因素,以提高法医学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不同于一般临床疾病的诊断,职业病诊断是归因诊断,兼具医学性、法律性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前两款对职业病诊断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其中第二款的法律推定体现了职业病诊断的立法价值取向。然而,职业病诊断标准并未高度契合法律推定条款,法律推定操作性欠佳,诊断实务中不同专家对这两款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关系认识不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与否直接影响诊断结论和法律价值的个案实现。对职业病诊断中该两款的协调及法律推定的操作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噬菌体在细菌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重组噬菌体法、生物扩增法、噬菌体触发的离子级联感应技术及耐药性检测4个方面阐述了噬菌体在病原菌检测中的作用;从细菌分型的角度阐述了噬菌体在病原菌分型中的应用;从活噬菌体、裂解酶、药物载体3个方面陈述了噬菌体在细菌性疾病治疗方法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噬菌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