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359篇
中国共产党   108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150篇
综合类   5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素锦 《桂海论丛》2011,27(4):51-55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政治品性、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道德败坏现象;其原因既有社会伦理大环境的外在影响,也有领导干部自身道德认知与道德意志的内在始因。必须理性地看待和考察领导干部的道德品性问题,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德行的考评机制。这就需要对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综合德行评价等主要问题有一个科学公正的客观认识,既要尽可能地扩大道德监督范围及其效应,更要以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审视与反思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真正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境界,净化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连续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当代大学生非常需要性知识、性道德评价和性道德选择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学术界在性道德领域也有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关于道德和性道德的言说进行再度考量,得出道德尤其是性道德本质新命题,并对其做了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993.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技术强势挺进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及社会结构的改变。以计算机技术为根基形成的虚拟网络社会,渗透并融入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从其实际功效或社会意义上,已经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994.
苏州文化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与其他许多地方的区域文化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也很有特色,在吴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颇有影响。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对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今天,在苏州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引领,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达成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刻,以文化贡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作用机制的视角来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对探索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李大钊虽然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批判,但他依然肯定通过“修身”来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同时,在对救亡的探寻之中,他的修身意识发展成了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追求的反省,演进成了对唤起国民觉醒的思想。“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受到李大钊重视。他对唯物史观的探析、阐释与运用和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使他有效地引发出了群众自觉救亡的动力,同时,又将他的修身意识贯彻到其中,对唤醒群众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功能,它要求政协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也要与之相适应。但不少地方政协在全局工作安排上、建言献策活动中、会议方式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思维误区。为进一步提高协商民主成效,应确立并运用"多元思维与一体要求相统一"、"监督思维与参与合作相一致"、"专业思维与党派特色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97.
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对大学生而言,亲社会行为更多地发生在虚拟社会中。影响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从个人角度看有认知、情绪和价值观,从环境角度看主要包括虚拟社群、大众传媒和网络规范。提高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针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制定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998.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ocial relationships protect children against the effects of victimization on internalizing problems. We used data from the Zurich Project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Youths. Victimization at age 8 years wa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t age 9 years. Victims who had siblings, warm parents, an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acher had less severe internalizing problems than those who did not, providing evidence for a protectiv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Friendships with classmates were not found to be protective. Furthermore, social relationships did not protect victims more than nonvictims.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This paper asks why, despite the obvious difficulties entailed, the notion of ‘collective guilt’ continues to feature in discussions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one group towards another. The aim is to clarify how it is that the partial success of repeated attempts to distinguish individual from collective guilt and to confine the latter to a pre-modern moment reveals something of our present. The key contributions to this discussion made by Hannah Arendt and Karl Jaspers in relation to Nazi Germany are examined for their ambivalences in this regard, as are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s. The suspicion is that collective guilt is a notion that modern political reason cannot embrace and yet which it cannot entirely disavow: ‘collective guilt’ and the element of fate that it implies is centr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citizenship, 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commitment. The paper thus attempts an analysis of the durability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 guilt; it is not an evaluation of its usefulness, but an exploration of its persistence.  相似文献   
1000.
现行法律体系中民事实体法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而刑事诉讼法又否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存在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的不一致,适用出现不平等,不利于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得到公平的待遇,损害了司法公正,也有违立法的初衷。因此,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应当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