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22.
巩固 《法学研究》2010,(4):40-56
“同命不同价”源于目前占据学界主流的继承丧失说及相应制度安排;在对其批评基础上提出的生命损失说,虽有反思性,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它们本质上都是损害填补思维的产物,把死亡视为个体利益的损失加以填补。从社会角度看,生命权被侵犯还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死亡赔偿实际上要综合发挥救济、弘扬、惩罚、预防等多种功能,结合社会现实,考虑社会效果,继承丧失说及其倡导的个殊化赔偿模式殊不可取,死亡赔偿应向相对定额发展。侵权责任法的理论基础仍是继承丧失说,该法第17条并未真正解决“同命不同价”,应通过对死亡赔偿金的扩大解释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123.
对西方法学"解构"运动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波 《河北法学》2008,26(2):137-141
解构主义思潮渗透到法学研究领域形成蔓延了法学的"解构"运动。西方法学的"解构"运动与其说是语言学、哲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外部刺激,更不如说是法学之内的反思积累的支持的结果。法学的"解构"运动拆卸了宏大法律话语、消解了法学中的"二元对立"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颠覆了法学的"中心主义"等级观念,大大拓展了法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使法学研究出现了多元趋势;但另一方面,解构主义思潮的怀疑主义倾向也给法学研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具有元批评性质的解构主义法学研究缺乏实践指导性,没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政府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之作用的基础上 ,对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作了分析 ,指出 :“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 ,而形成这一创新结构的关键是对政府权力的适度、合理制约。  相似文献   
125.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interrelations that exist between rural China's peasant economy and the wider economy in which it is embedded. In doing so it focuses on the circular flows that link town and countryside. Multiple job holding is strategic in this respect. The paper draws on research undertaken in a peasant village in Hebei Province.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som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that exist between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China and in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races these back to a combination of an enlightened rural policy and the strong linkages that exist between rural China and its urban ‘global factory’.  相似文献   
126.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智能都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关键在于注重个体差异、发现优势智能、挖掘潜能。依据该理论.文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中智能培养模式发展的意义.并对其如何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7.
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纠纷解决和司法制度发展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则成为公安机关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以新时期公安机关参与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分析公安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多元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找出公安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多元机制中的困境,提出完善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多元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8.
Whether or not to grant ‘amnesty’ has been a contentious policy issue in a wide range of settings, from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to draft avoidance to library fines. Recently, the idea of amnesty has come to structure many debates over irregular immigration. While amnesty’s meaning is usually treated as self-evident, the term in fact signifies in a variety of normative directions. This article employs amnesty as an optic to examine accountability questions that structure normative debates over irregular immigration in liberal states. It distinguishes among conceptions of amnesty emphasizing forgiveness, erasure and vindication, and argues that developing a vindicatory account of amnesty is both particularly difficult and particularly necessary in the immigration setting.  相似文献   
129.
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理论问题,对于正确地解释立法以及正确地适用法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条竞合从概念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学术演变进程,这也是我国刑法学术成长的过程。法条竞合理论讨论中涉及的重法优于轻法等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无不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可以说,法条竞合的学术史恰是我国刑法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0.
With reference to three secondary schools in Beij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multiple identities at four levels – self,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 and the ways in which students form multiple identities. The study uses a mixed methodology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surveys to collect data, and identifies four patterns of Beijing students' multiple identities: a high value on self-identity, a strong affective orientation toward loc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minimal distinction between local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an imagined global identity. This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data that both supplements and challeng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citizenship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