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34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任务型教学法是比较适合于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环节,并简要介绍了作者对该种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32.
英语演讲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综合反映,同时又是演讲者通过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有效沟通途径。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演讲的过程中,由于受英语演讲稿、口语表达、心理紧张、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33.
社会的发展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需要均迫使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但受传统教育理念、手段、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此前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有其局限性,教学质量整体不能得以很好的提高,从而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也不能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改进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4.
陈颖 《学理论》2009,(11):179-181
英语谚语是英语这门语言的精华。要把英语谚语翻译成确切的汉语.我们首先要明白英语谚语的准确意思。由于说英语国家和中国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谚语便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就必须非常熟悉英语谚语所反映出的该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社会风俗习惯等。本文指出翻译的“度”是英语谚语汉译中最重要的,并对谚语的定义,英语谚语的理解、翻译的方法和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35.
中式菜单英译问题由来已久。虽已有许多民间的英译本流传国内、外,但大多翻译粗俗不堪、良莠不齐。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把正式规范中式菜单英译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最终公布《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手册。本文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遵从的翻译原则出发,解读其翻译方法,评述其翻译的价值取向,即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式菜单的英译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展示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互补、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636.
改土归流:明代云南治所城镇发展历程的重要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江 《思想战线》2001,27(1):122-125
明代,云南一些政区的改土归流成为了其治所城镇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的因此而筑造城池,有的以此为契机而迁移治所,甚而筑造了城池.这一转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新的统治据点的建立,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的加强,同时也成为这些治所城镇新的发展起点,形成了当时治所城镇的发展模式,使其地理位置分布地点更趋于适宜,这就有利于治所城镇的发展并影响其在后世的演变.  相似文献   
637.
鄂尔泰改土归流的原则和策略是其施政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鄂尔泰能审时度势 ,有切合当地实际的原则指导 ,加之采取了灵活的策略 ,从而使其在云南、贵州、广西的改土归流得以顺利进行 ,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至于“江外宜土不宜流 ,江内宜流不宜土”的提法 ,鄂尔泰在其改土归流中并未实践过  相似文献   
638.
本文主要论述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及英语能力训练的措施。笔者认为,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英语语言素质,发展英语语言能力,达到最终的英语语言交际目的。使学生获得外语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39.
640.
This paper represents an attempt to study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post-Soviet context through the lens of everyday life practices. Building on ideas of banal nationalism and consumer citizenship, and with support of empirical evidence collected in L'viv, Ukrain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national identity becomes materialized in everyday life through consumption practices and objects of consumption. While exploring object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not originally national in scope but infused with national meanings by ordinary people, it will be shown how consumption becomes an arena for the expression and renegotiation of national self-portraits.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meanings among residents of L’viv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language groups will highlight the diversity of ways and means by which people express their national sensibilities. By exploring national meanings in everyday consumption practices of Ukrainian citizen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post-Soviet nation-build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current debate on the position and identity of the Russian-speaking population of Ukra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