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237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1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图们江地区具有地貌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的立体布局;农业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水产品的养殖和灌溉、多元化的土地类型,有利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同时,图们江地区的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实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也说明图们江地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良环境。因此,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应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2.
自然人基因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丽荣 《河北法学》2008,26(7):23-27
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挑战着法律,基因的法律问题显现在人们面前,明确基因的法律地位是研究基因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前提。在法律地位上,自然人的基因是自然人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同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客体——生命、健康和身体一样,应当作为人格权的客体之一,受人格权保护,称之为"基因人格权"。当基因一旦与人体分离后,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具有了财产权的特性,将与身体分离的基因界定为财产权的客体,此时对基因的人格利益转化为财产利益,以财产利益进行保护。自然人的基因兼具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83.
论自然权利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政法论丛》2009,(2):11-16
环境的刑法保护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方法,但环境刑法的架构极富变化,传统的刑法保护客体理论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国刑法保护的客体应为公民环境权与自然权利的综合体,兼顾对人类环境权和自然本身的权利的保护,突出自然价值的独立性,以充分全面保护自然环境不受人类环境犯罪行为的侵害。  相似文献   
184.
列奥·施特劳斯在其《自然权利与历史》中,通过其对经典的解读与批判呈现了自然权利走向现代性困境的历史过程,为我们清晰地勾画了不同思想间的逻辑线条。霍布斯将人的主观欲望代替了古典自然权利论的德性以论证自然权利的正当,从而使解构古典的普遍正义成为可能;卢梭则将文明的进化过程视为人道的历史过程,从而在相对的历史中追寻人道,使自然权利论走向了相对主义;事实与价值的两分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将相对主义进一步推进,海德格尔将存在投入时间的视野,以时间性和历史性呈现暂时和断裂的意义,彻底将自然权利抛向了虚无主义的现代性困境。  相似文献   
185.
郭洁 《法学研究》2009,(6):162-173
自然垄断产业是授权立法的主要适用领域。在现代规制的效率目标下,授权立法必须控制代理成本。授权幅度、程序控制、规制机构的独立性、规则的监督这些单一控制工具对于最小化代理成本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结构控制模式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的功能整合,并解释各国多样化成本控制制度的权变特征。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授权立法应利用结构模式,结合国情,优先选择适应性的规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6.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呈现出多元文化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站在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起点上,客观要求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87.
There is a concept that development practitioners have either not heard of or not read, or have chosen to ignore – ruralisation. Unlike urbanisation in urban studies, ruralisation is rarely used as a concept in rural research. It remains a poorly explored concept. By challenging existing notions about the use of the concep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introduce ruralisation as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rural studies. What is ruralisation? Why do we need it? How can we use it for rural transformations?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ese critical questions. It defines ruralisation and presents its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ur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8.
我国传统刑罚学中关于惩罚的研究范式仅囿于"惩罚为了什么",实际上,应该对惩罚的本体即"惩罚是什么"作出深入分析。惩罚是国家基于报应主义或功利主义的立场,对被判定为有罪的人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痛苦的一种方式。当人类进入到近现代社会后,惩罚则由一种方式转变为一种机制时,监狱惩罚便由此承担了其历史赋予的重任。监狱惩罚是对惩罚的现实兑现,是通过时间、空间和制度等安排实现对惩罚的物化。监狱惩罚的法律属性从历史和逻辑出发都可以定性为监狱的本质机能,而改造机能只能为次生机能。  相似文献   
189.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4):482-502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natural disasters can produce a ripe moment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because governments faced with the demand for effective disaster relief have incentives to offer concessions to separatist challengers. An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new negotiations, ceasefires, and peace agreements during 12-month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for separatist dyads 1990–2004 reveal some support for this proposition. Natural disasters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parties will initiate talks or agree to ceasefires but have less effect on the signing of peace agreements. In line with the proposed mechanism, these results are particularly strong in democracies and following more severe disasters where the need to provide relief is most acute.  相似文献   
190.
在当代西方法学界,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三大法学派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学术争论,但同时也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法学一体化运动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主旨是努力促进三大法学派之间的理论融合,从而建立一个统一法学.法学一体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