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7篇
  免费   17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757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781篇
政治理论   117篇
综合类   29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对和平与安全的期盼使得国际法治成为国际社会的理想与目标。为了建立以和平为目标的国际法律秩序,凯尔森提出了国际法治理论,即通过有强制管辖权的国际法院和确立个人违反国际法的责任来构建世界和平。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对国际刑事秩序法治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分析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刑事法治化过程中面临的政治制约因素,以期国际刑事法治和国际法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271条至273条专门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还存在适用案件范围过窄、适用程序条件不明确、考察机制不合理的缺陷。在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考察帮教机制、刑事和解制度、监督制约机制对于充分发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开放的空间,但需要立法者、司法者和执行者在刑法基本原则的制约之下展开其具体内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首先作为刑事立法政策指导刑事立法,而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应当放在整体的刑事社会政策中考察,在有关犯罪人人权保障和被害人被害补偿的刑事社会政策中进一步展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64.
控制和惩治洗钱犯罪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本文参照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就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5.
According to a dominant view, for the negligent defendant to be held liable for the plaintiff's harm the plaintiff must establish first, that the breach was the ‘factual cause’ of the harm, and second, that the harm is within the ‘scope of liability’. On this view, factual causation is purely factual, while scope of liability is normative and non‐causal. This article accepts the basic two‐step approach, but argues that the distinction is overstated. A clos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shows that factual causation may require value judgment, and that scope of liability often involves an assessment of the strength and nature of the causal connection between breach and harm.  相似文献   
966.
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性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权 《法学研究》2014,36(5):159-174
文义解释有诸多局限,需要其他解释方法来印证和检验,因此其并不具有优位性。客观目的解释的功能具有多面性,其仅在目的性缩限时具有绝对优先性,因此不能一概认为其有决定性;主观目的解释仅在提供不处罚的立法资料时具有特殊价值。在刑法解释的商谈、试错过程中,方法的采用有"各取所需"的特点,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取决于对处罚必要性的判断;解释是一种结果,通常是在结论确定之后再选择解释方法,为法官定罪与否提供"事后注脚";由于司法裁判必须考虑国民的认同感,且要接受后果考察,刑法适用就必须兼顾大量解释方法自身难以涵括的各种复杂因素。因此,如何立足于法条用语的通常含义,将犯罪论体系、规范保护目的、国民的规范认同、处罚必要性等内容一并考虑,并且坚持实践理性,选择对个案最为合适的解释方法,将实质解释的结论限定在特定时代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从而平衡好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是比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性更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7.
赵秉志 《法学研究》2014,36(6):181-191
刑法的法典化是统一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过程。当代中国刑法的法典化程度,与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法治的整体发展水平、立法技术的提升密切相关。中国刑法的法典化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比较法价值、社会价值、现代法治价值和规范价值。中国应综合运用外部和内部策略,制定和发展形式合理、内容全面、科学的统一刑法典。  相似文献   
968.
容留卖淫罪、容留吸毒罪的"容留"指为卖淫、吸毒者提供行为场所,不包括提供其他便利行为。提供场所后才明知场所使用者有卖淫、吸毒活动不制止或不中止提供场所是否构成容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场所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有权控制且能控制。共同控制人在共同控制的场所中卖淫或吸毒,其他共同控制人知情不制止、甚至为其放风报信不构成容留,明知场所的共同控制人容留卖淫或吸毒不制止,只有在行为人事先知情事中不制止才构成容留共犯。  相似文献   
969.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存在着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一方面,辩护律师参与刑事和解时间有限制,在侦查阶段接触到证据,这与刑诉法规定相冲突;另一方面,刑事和解的量刑奖赏对未成年被追诉人吸引力不足。此外,在侦查阶段达成刑事和解的,法律没有规定侦查人员是否可以撤销案件。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应限于提请批捕之前。建议区分参与诉讼的辩护律师与参与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律师,以兼顾对被追诉人和侦查机关的公平对待。公安机关发挥群众力量事先进行民间调解、感化被害人,可以推进刑事和解实现。  相似文献   
97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repeat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DUI) offenders have more extensive histories of violent, property, and drug crimes than first-time drunk drivers. It also offer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xtent of their criminal specialization.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on arrest and criminal history data from a systematic random sample of 429 DUI arrestees. Analyses controlling for age, gender, ethnicity, and employment found that being a repeat DUI offender increased the total number of violent and property convictions (regardless of severity) and petty misdemeanor/violation property convic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DUI recidivists are generalists rather than specialists and that impaired driving is best viewed as just one manifestation of a host of deviant behaviors. They also illustrate the challenges of rehabilitating and deterring DUI recidivists and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first-time and repeat DUI offenders. The findings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as support of enforcement or deterrent DUI policies that focus on repeat offenders, as limited resources are most efficiently directed at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impaired driv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