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76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政策趋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化解问题应当靠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边界,引导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中体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2.
陈普宪  华道金 《政法学刊》2008,25(6):97-100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规范民警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应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在构建的路径选择上应以实际、适用和实效为标准,要明确“构建”的总体目标;遵循“构建”的基本原则;确定“构建”的主要内容;完善“构建”的保障机制,确保培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3.
罪刑法定要求法律只能适用于制定之后的行为,由于存在立法者能力的限制与预后困难等情况,导致法律必然具有不完满性,即存在漏洞。如何对待这种不完满性,存在着多种选择,而司法者通过超法规解释予以补足的方式被一些国家适用。我国是否也可以通过超法规解释的方式弥补法律的漏洞?文章提出,超法规的刑法解释在不妨碍刑法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由于中国的法院解释法律而不是法官解释法律的解释模式,不充分说理的判决模式,法官素质导致的法官解释法律的能力,国家的法治传统缺失等方面原因,导致中国如果允许法院具有超法规解释法律或者立法的权力,就有导致法运行安全性难于保证之虞,而法的安全应当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价值。因此,中国现阶段承认超法规的刑法解释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4.
王浩斌 《桂海论丛》2009,25(3):7-11
国外现代化模式选择不仅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并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及其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计划权威型现代化模式、自由市场型现代化模式以及后现代化模式等相继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历史影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5.
法治秩序的建构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建构法治秩序的进程中,我国法学家的角色发生了分化,这种分化对我国法治秩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国际私法的法律选择方法经历了由单边主义方法到多边主义方法,再到后来融人实体主义方法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既反映了国际私法的价值由追求形式正义到追求实质正义的取向,也体现着对国际私法的价值的定位由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发展到以国际社会“主权共享”利益为出发点,最后回归到以私人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过程。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定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7.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应选择何种模式,在实施医疗救助时应具备什么样的客观条件,政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并蕴含怎样的内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就构成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对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同时也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9.
140.
The authors of Regulation by Litigation characterize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s enforcement action against diesel engine manufacturers as an effort to achieve by litigation what the Agency was unable to achieve by regulation: immediate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s. By substituting litigation for rulemaking, the authors of the book argue, the Agency avoided political and judicial accountability and put itself on a suboptimal policy track. This comment argues that the diesel engine litigation may be better understood as what it purported to be, an enforcement action, not rulemaking in disguise. The author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itigation is questionable on at least two grounds. First, it fails to fully appreciate the distinct functions of enforcement and policymaking in a regulatory setting. The goal of enforcement is not primarily to make policy, but to enforce it – to punish violators, deter future violations, and mitigate harms caused by violations. That goal supplies the proper measure of the litigation's success. Second, in applying public choice analysis to create a story of agency circumvention of appropriate rulemaking procedures, the authors' account misses key features of how agency enforcement decisions are made – and were made in this litigation. This latter shortcoming raises broader questions about the difficulties of applying public choice analysis in complex institution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