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工人农民 | 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篇 |
法律 | 163篇 |
中国共产党 | 18篇 |
中国政治 | 53篇 |
政治理论 | 16篇 |
综合类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徐岩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2,(3):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加强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从战略背景分析入手,进而确定工会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战略任务,并形成相应保障措施,是实现工会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2.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未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我国30年的改革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其间的大突破也有着相应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就是"南方谈话"引发思想解放运动出现又一轮高潮的直接成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需要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高潮,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3.
胡训珉 《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15
国家的禁毒战略建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清醒、准确的形势判断,再好的战略设计也没有用武之地。我国禁毒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通过研判和分析说评估,尽快实施缉毒力量的战略调整和重新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争取禁毒形势好转,真正实现战略转折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4.
检察官客观义务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君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3):14-21
据研究,现代检察制度起源于13世纪至14世纪。检察官客观义务德国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它的内容和精神影响到世界上许多国家,联合国有关刑事司法准则也予以承认。受其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亦规定了较多的内容,它为检察官履行客观义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5.
赵大萌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1-57
近期由醉酒驾驶、飙车等“高危驾车”行为引发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频发,而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对该行为定罪量刑的争议不断。而以有利于司法裁判为出发点,由规范与价值的二元视角为方法论,展开对“高危驾车”行为的主客观分析,可以确定上述行为能否被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方面,由驾驶人在事发之前、事发之际与事发之后的行为事实为根源,分别抽象出“模型化”的证明方式,以推断其主观意识与意志因素,进而确定其主观罪过;在客观方面,对“高危驾车”案件所具有的共同行为事实进行价值抽象,以构建出广泛适用的客观行为评价模式,由此形成对类似案件的一般评价规则。 相似文献
146.
杜晋丰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4):76-80
警察职业的价值存在于警察的职业责任之中,警察职业责任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警察职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纪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是客观性责任和主观性责任的统一。由于警察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加之警察责任对象的多维度,警察职业责任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面对冲突,警察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7.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要求为"法律真实",从而实现了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的演进.但是,"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绝不是对"客观真实"全然否定,"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真实"是民事诉讼证明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法律真实"是实现"客观真实",从而实现法律的程序正义乃至实体正义的手段.而要通过以"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去实现"客观真实",则要求证据采信制度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即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和现代自由心证原则. 相似文献
148.
德国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创设了不被容许的风险,该风险在具体的结果中实现了,并且该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时,由此行为引起的结果才可以客观地归属于行为人.客观归属论是对传统刑法理论的重大挑战,并在刑事政策上针对刑罚扩张适用提出了有说服力的限制标准,研究客观归属论对推进因果关系思考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49.
罪犯个性具有高度可塑性及巨大可能性,围绕着对罪犯个性改造产生积极影响因素,阐述了罪犯自身存在着内在动力和出发点,以及外在影响因素,综合调整两种因素是推动罪犯个性改造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0.
王拓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2-115
在我国,不能犯的危险性判断理论存在着修正的客观危险说与抽象危险说之争.修正的客观危险说对通说抽象危险说的批评绝大部分是没有道理的,其自身的理论建构也不成功.二者对峙的背后,实际上牵涉了不能犯处罚的根据应是结果危险性还是行为危险性,犯罪论的本质应是结果无价值论还是行为无价值论,理论研究方法应是演绎还是归纳等重大问题的争论.抽象危险说因与我国刑法规定及整个刑法理论相协调、认定标准简洁明快统一、符合我国的司法现实等优点而应当为我们所坚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