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66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390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3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what we call ‘agroecological revolution’ in Latin America. As the expansion of agroexports and biofuels continues unfolding in Latin America and warming the planet, the concepts of food sovereignty and agroecology-b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ain increasing attention. New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agroecological science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are being spearheaded by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asants, NGOs and som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they are proving to enhance food security while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empowering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easant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 An assessment of various grassroots initiatives in Latin America reveal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groecological paradigm can bring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benefits to small farmers and rural communities as well as urban populations in the region. The trajectory of the agroecological movements in Brazil, the Andean region, Mexico, Central America and Cuba and their potential to promote broad-based and sustainable agrarian and social change is briefly presented and examined. We argue that an emerging threefold ‘agroecological revolution’, namely, epistemological, technical and social, is creating new and unexpected changes directed at restoring local self-reliance, conserving and regenerating natural resource agrobiodiversity, producing healthy foods with low inputs, and empowering peasant organizations. These changes directly challenge neoliberal modernization policies based on agribusiness and agroexports while opening new political roads for Latin American agrarian societies.  相似文献   
6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代表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策指南。报告就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重申和提出了许多方针和政策性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在依靠工人阶级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杂音和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宪法,切实落实工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必须进一步贯彻党的"依靠"方针,更好地形成"劳动光荣"、"尊重劳动"、落实工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推进工人劳动者逐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同时还要重视和发挥工会组织代表维护工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使党的工人政策真正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63.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愿望更为强烈。然而,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较低。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理应发挥组织优势,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64.
朝阳区制造业工会2013年成立后,为夯实工作基础,全面了解基层企业工会组织工作现状,探索促进制造业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对行业所辖44家基层企业工会进行逐一实地走访,围绕企业状况、工会组织建设、民主管理、职工权益维护和技术创新、文体活动及职工需求等工会重点工作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获得了大量一手信息与数据,发现了制造企业工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破解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5.
就业权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农民工应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事实上农民工没有资格成为城镇国有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的正式职工,许多城市在劳动就业方面对农民工设置了许多制度性门槛,城市农民工有限的劳动就业权亦受到诸多侵害。应从实现平等机会权、同工同酬权、工资支付保障权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农民工劳动就业权。  相似文献   
66.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这一群体有向西部地区回流聚集的趋势,并因此产生了新的特点和需求。在此背景下,基本民生权利保障不足、刑事犯罪率控制不严、市场经济服务不够,成为困扰这一群体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构建健全合理的法治保障体系,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7.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的重要推动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在多元文化、经济收入、社会制度、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文化、娱乐文化、科技服务、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8.
农民工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定群体与具有城市户口的工人在劳动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由于他们与用人单位很少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其人身、财产权益侵害,寻求司法救济时困难重重,因此就农民工工伤维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完善立法,从制度上切实保障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9.
第二代农民工积极参加针对性强、有效度高的培训,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良方,国家的建设、经济的繁荣,特别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农民工。接受良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使之更多、更好的给力于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70.
天津港集团公司有劳务员工20938名,与正式员工实行管理上一样规范、素质上一样提高、政治上一样关心、权益上一样维护、生活上一样照顾。在港口不断发展和劳务员工队伍不断壮大形势下,其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在增强工会干部做好这方面工作自觉性、落实《集团公司工会加强劳务员工工会组织建设的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劳务员工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增强劳务员工维权机制建设力度、加强对劳务员工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