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5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白噪声不同信噪比对语音基音和共振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白噪声对语音特征提取的影响,总结变化规律,为带噪语音的声纹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TIMIT连续语音语料库中的录音样本加载不同强度白噪声,使用语音工作站提取纯净语音、不同信噪比带噪语音的基频、共振峰,研究分析白噪声对语音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低噪环境下,语音共振峰相对稳定,增大噪声强度,共振峰出现偏移或者无法检出现象;各阶共振峰抗噪能力不同,低阶共振峰抗噪声能力强,稳定度高,高阶共振峰抗噪能力弱,稳定性差,低阶共振峰抗噪能力优于高阶共振峰;基音在各种噪声强度下稳定度高,具备较强鲁棒性。结论信噪比降低会引起共振峰频率偏移,甚至丢失共振峰;噪声对高阶共振峰影响大于低阶共振峰;基频在噪声环境下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声纹鉴定中应重点分析噪声对语音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Prediction of physical appearance based on genetic analysis is a very attractive prospect for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Recent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ome genetic variants of the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 gene and red hair color.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forensic applicability of variation within this pigment-related gene. Sequencing of the complete MC1R gene was performed on a group of red-haired individuals and controls with different pigmentation.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ation of red hair color is played by two MC1R variants--C451T and C478T. The optimized minisequencing assay for genotyping of the above positions and three other important red hair-related MC1R polymorphisms, C252A, G425A, and G880C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alyze typical forensic specimens. Determination of a homozygous or heterozygous combination can be a good predictor of both red hair color and fair skin of a subject.  相似文献   
123.
论我国死刑制度立法理念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壮 《法学论坛》2004,19(2):74-78
本文首先介绍了死刑制度及其历史沿革,通过死刑存废之争,以及各国立法例的探讨及法律发展,指出中国现阶段不宜废除死刑,但应通过立法、司法等限制,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并对中国刑事法的发展提出立法预测———中国刑事法人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