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8篇
  免费   122篇
各国政治   324篇
工人农民   135篇
世界政治   1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7篇
法律   380篇
中国共产党   359篇
中国政治   701篇
政治理论   966篇
综合类   10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西方竞争性政党体制下,政党之间除了激烈的竞争外,也存在着共识。共识是西方政党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党共识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政治、社会、文化、政党自身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西方政党的共识政治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2.
儒家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石,儒家的德治思想又是这个基石的内核,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德治思维.儒家思想家们把从事政治活动的每个人都想象成为在道德方面完善的主体,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在分析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和特征的同时,从政治思维、政治理性、方法论等方面又进一步分析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3.
正President Xi deepens bo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ies with Australia,New Zealand and Fiji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aid state visits to three South Pacific countries—Australia,New Zealand and Fiji—from November 16 to 23.During his trip,China and Australia not only concluded 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FTA)talks but also decided to  相似文献   
104.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谋划。协商民主的概念虽然提出于西方,但在涵义上与中国政治协商相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有着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世界经验的价值。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更大优势在协商而不在选举。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系统构造,其深刻性在于将协商民主从社会覆盖、工作向度、普遍要求和运作规范等方面得到提升.协商民主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窄渠道、小口径的实践形式,而成为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中具有全方位的制度系统和工作机制。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形式载体,其政治生活的覆盖面、民意吸纳的包容性、参与范围的广泛性,需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供给,需要形成规范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和热情,推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稳定等方面带来的双重影响,并提出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6.
刘红彦 《行政与法》2012,(12):96-99
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和完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应对危机,迎接挑战。而加强政治道德建设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迫切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政治道德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07.
郑春延  杨伟乐 《学理论》2012,(20):16-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如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一国两制"的成功实现等等。在社会转型与政府机构改革交织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巩固改革成果,从而顺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8.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ose the part played by Canadian imperialism in Honduras before and after the military overthrow of democratically elected Honduran President Manuel Zelaya, on 28 June 2009. It draws attention to the neglected role of the Canadian state's effort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anadian capital in Honduras and Latin America more generally through the constant undermining of Zelaya's attempts to return to his legitimate office, and in the ultimate consolidation of the coup under Porfirio ‘Pepe’ Lobo in early 2010. The article simultaneously develops a critique of what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account of the Honduran coup of 2009. We show how Zelaya was neither a puppet of Venezuelan President Hugo Chávez, nor an autocrat seeking to entrench his power indefinitely through illegal constitutional reform when he was violently tossed out of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09.
Both principal Turkish political parties make extensive use of patron–client networks, but in very different ways. The CHP relies on competing local brokers and synchronous vote buying. The AKP is at the centre of a network of public and private funding turning social policy to clientelist ends. Socially anchored AKP activists link the party to voters, allowing it to target social assistance for political advantage and take credit for improvement in local conditions. The cas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 natural experiment suggesting that this distinction is an important explanation for the AKP’s electoral success in low-income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ndosulphan pesticide disaster in Kasargod, Kerala, India.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pesticide disaster was the culmination of an agrarian modernization project implemented in the region by the state-owned Plantation Corporation of Kerala (PCK). An exploration of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the disaster shows the recolonization of residents and nature by PCK through neocolonial forms of centralized and exclusionary spatial and resource control mechanisms. In this context, the paper questions the glorification of the “Kerala model”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resource rights, relying on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the people of Kasarg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