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8篇
  免费   122篇
各国政治   324篇
工人农民   135篇
世界政治   1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7篇
法律   380篇
中国共产党   359篇
中国政治   701篇
政治理论   966篇
综合类   10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强大的公安队伍和强有力的公安工作的客观需要。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紧迫性的关系;要反对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召,力戒以训代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重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导向作用,不要把群众当成“第一对象”;要重视行政强调和规章制约,不应轻视理论灌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思维;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要围绕中心选准切入点,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渗透到具体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922.
在转型社会中,政治决策是拥有主要政治权力的行政主体,与反映主要群体利益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现实的各种政治后果可以从考虑期权价值的延迟均衡和抢先均衡来说明,也可以表现为考虑心理动机的“公平均衡”。在如同海峡两岸博弈这样复杂的均衡组合中,作者推论存在可以称为“虚妄公平”的均衡概念。转型社会的各个主体因此必须寻求“真实公平”策略选择,才能实现真正公平的政治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92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为解决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指明了具体方向,找到了着力点,找准了突破口。民族高校应紧抓这个机遇,开创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924.
家庭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它对家庭成员的思想影响具有基础性、持续性、深入性及情感优势性等特征。家庭环境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5.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冲突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河北法学》2008,26(3):34-36
地方政府具有三种环境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地方政府的环境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之间、行政责任内部存在冲突,其本质是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以及地方环境利益和地方经济利益的矛盾。化解地方政府各种责任形式之间的冲突,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贯彻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和对地方政府进行诱导刺激。  相似文献   
926.
论新形势下钓鱼岛争端的解决策略——以法律手段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钓鱼岛之主权,有着充分的理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是中国对钓鱼岛争端的重大善意释放,然而时下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缔造的中日互信机制已面临困境。采用法律手段解决钓鱼岛争端势在必行,中国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将钓鱼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或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927.
我国经历的数次机构改革始终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徘徊。作者在总结“怪圈”形成的原因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具有不可逆转性;改革实践由于各种利益严重冲突、各类矛盾相互交织而具有了艰巨性;改革的过程由于缺乏法制规范而具有了随意性和不彻底性。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走出政府机构改革的“怪圈”,必须依靠法制的强制力和规范的程序,将政治体制改革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实行依法改革。  相似文献   
928.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文章从教师存在的认识误区入手,分析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29.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坚决反对立宪政治的封建顽固势力,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继续封建专制统治,以慈禧太后和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先后扯起立宪的大旗,中国政治似乎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人们渴望立宪能把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中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然而,立宪不过是封建顽固势力欺骗人民维护皇权复辟帝制的工具。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国政治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制定几布宪法,而是人民政治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930.
Several schol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recently addressed an increased partisan animosity between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and have termed this phenomenon ‘affective polarisation’. This surge in partisan affective polarisation is perceived to be highly problematic, as it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party system and even society at larg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affective polarisation in European party systems. It introduces the Affective Polarisation Index (API) that allows for measuring and comparing levels of affective polarisation also in multiparty systems. This novel measure is applied to 22 European democrac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2005 and 2016.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fective polarisation is acutely present in European party systems, as partisans are often extremely hostile towards competing parties. The most affectively polarised countries are in Central Ea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 where the degree of affective polarisation is notably higher than it i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North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re more moderate in terms of partisan feelings.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affective polarisation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ideological polarisation,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ppears to be conditional: in some Western European political systems ideological polarisation does not lead itself to strong interparty hostility, while in Central Eastern Europe a high degree of affective polarisation can be present even in ideologically centrist party structures. These findings validate the claim that ideological and affective polarisation are two distinct aspects of polarisation, and that the latter also merits additional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