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0篇
  免费   237篇
各国政治   418篇
工人农民   425篇
世界政治   2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8篇
法律   1998篇
中国共产党   457篇
中国政治   1032篇
政治理论   1235篇
综合类   22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警察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应当与其他自然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但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人们往往对其存在种种偏见以至误解,其应当拥有的正当权利常被忽视,进而导致了警察群体生存状况的恶化。因此,在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从严治警的同时,亦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采取适当有效的救济措施,以切实维护警察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992.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has had difficulty explaining the global spread of human rights norms, and in particular the spread of human rights norms in the non-Western world. An exploration of Yemen's integration of 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its policymaking gives the empirical foundation to examine the interplay of both norms and self-interest and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essures in framing such policies. In the case of Yemen, at least, each of these contrasting pairs is to a large degree mutually constituted. Conceptualizing norms and self-interest and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essures as mutually constitutive differs from the usual contrasts painted between these pai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ut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moving beyond an impasse among realist, liberal, and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and toward a usefully integrative approach.  相似文献   
993.
隐私权制度中的权利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特 《法学论坛》2006,21(1):24-27
现代社会,隐私权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基于隐私权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法律的局限性,隐私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不可避免。解决的方式有立法和司法两种。其中司法中的利益衡量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类型化研究来看,隐私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主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则主要通过立法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994.
民族本土性与全球性:邓小平政治文明理论的双重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博大精深的政治文明理论具有民族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双重视界.既立足于民族本土政治状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质,又着眼于借鉴、吸纳和有机整合全球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使邓小平的政治文明理论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5.
城市弱势群体需要通过政治参与表达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所提供的参与途径不通畅,使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要求得不到充分地、恰当地接纳和引导。解决城市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要从经济上入手,同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并且通过法制化和制度化,使城市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得到正确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996.
作为WTO的成员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领域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与TRIPS协议相比 ,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 ,如何按照TRIPS协议不断修改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体系仍然是我国立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TRIPS协议框架内容应进行比较 ,针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97.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一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二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三要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四要建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另外还要注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998.
私营企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对所有制划分思路,限制了法律对私营经济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了保护、扶持、引导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极需健全、完善、调整私营企业法律规范,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平等发展权力,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99.
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俊 《现代法学》2006,28(3):64-73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建立土地市场法律制度,必然导致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分离。我国经过20多年的土地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的实践,已经在事实上将土地使用权置于一个独立物权法律地位。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构建的中国土地法律制度,应当突破传统的土地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项权能,并代之以土地的设定权、收入权、使用权、发展权和回归权。传统的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则相应地纳入新型权利结构的土地使用权之中。  相似文献   
1000.
古往今来 ,政治文明由低到高 ,渐次更新 ,政治文明演进依赖于社会自身的力量。公民的政治参与构成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在改革、发展的今天 ,政治参与的基础进一步扩大 ,参与渠道逐渐多样化和制度化 ,公民参与行为日趋活跃 ;同时 ,我国今天的政治参与还不成熟、不完备 ,必需以培育民主意识为先导、以政治体系制度创新为重点、以公民社会成长为契机 ,进一步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