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更要用科学理念指导现代刑侦工作。测谎技术作为刑侦工作的辅助手段之一,无疑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详细讨论了测谎技术发展历程、理论依据、工作原理及国内、外应用现状。这项新技术将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李学军 《证据科学》2012,20(5):517-533
意见证据规则是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意见证据规则在我国的立法层面已初步确立,但相关的理论研究仍然十分薄弱。鉴于意见证据规则在美国适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成熟,本文力图以美国为例,全面介绍意见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分析其价值内涵、法理基础,阐释其适用的难点,探讨专家意见可靠性的属性定位,研究意见证据规则下终极问题原则基本被废弃的根本原因及专家意见受到的限制,进而就意见证据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23.
笔迹鉴定结论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从笔迹鉴定及笔迹鉴定的性质入手,就司法实践中笔迹鉴定结论常用的审查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4.
论德国法中的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勇 《法律科学》2004,22(3):117-120
德国法中长期由判例发展出的由第三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做法已借助新债法的修订正式纳入民法典中,这一对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缔约过失责任的突破昭示了该责任信赖保护的宗旨,可以对正确认识缔约过失责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5.
正REGARD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outlook,there are two contending views i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cademic world.One predicts that China will get affluent before becoming an aging society,and the other holds the opposite opinion.A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analysis is needed before reaching a conclusion.Complex Factors in Economic Growth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is the most accepted measurement through which to judge total inputs’output productivity,that is,the ratio of total output to total inputs.TFP includ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professionalism,etc.An increase of this index refl ects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igh  相似文献   
26.
符合法律规范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意见在行政处理医疗纠纷上具有证明力,可以从鉴定人资格和条件、鉴定程序和方法等方面予以印证。但当其作为诉讼中的法定证据鉴定意见使用时,其证据力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与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存在不一致,应予完善,以提高其证据力。  相似文献   
27.
The Internet has already changed people's lives considerably and is likely to drastically change forensic research. We developed a web‐based test to reveal concealed auto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Initial studies identified a number of conditions that affect diagnostic efficiency. By combining these moderato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online ID‐check. Participants (n = 101) tried to hide their identity and claimed a false identity in a reaction time‐based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personal details (e.g., first name, last name, birthday), whereas the others only saw irrelevant details.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true identity could be detected with high accuracy (AUC = 0.98; overall accuracy: 86–94%). Online memory detection can reliably and validly detect whether someone is hiding their true identity. This suggests that online memory detection might become a valuable tool for forens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先进司法应用技术。此项技术主要运用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原理,通过检测犯罪嫌疑人有无涉案的犯罪心理痕迹,达到区分作案者与无辜者的目的。目前,此项技术主要运用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尤其在侦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此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原理的科学性与结论的可靠性已得到实践的证实。在肯定犯罪心理测试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当前我国犯罪心理测试制度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立法与司法角度规范此制度,从而促进其得到正确运用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作为证据种类的困境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作为独立证据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存在种种困惑与悖论 ,文章认为在未来证据立法中应取消二者的证据资格 ,鉴定人、勘验人纳入证人范畴 ,鉴定、勘验为证据调查手段  相似文献   
30.
侦查理论与实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应避免立法主张上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我国正酝酿着侦查理念的一次变革和飞跃,但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能不能到位,对此有着直接的影响;“命案必破”的提法虽有积极作用,但其负面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应停止使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培训工作应有计划性和整体规范;对心理画像结论的准确性、具体性和可靠性程度应该有客观的认识,不能对其怀有过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