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38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4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洪 《政法论丛》2014,(5):130-136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不依法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法,没有公平与公正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正义。在司法领域也存在着如下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在司法的不法与虽不正义但仍属依法裁判的司法之间划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但最大限度明晰地作出另外一种划界还是可能的,即凡正义根本不被追求或构成正义之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意不被承认的司法裁决,就不仅仅是司法的不正义,它根本上就是司法的不法。  相似文献   
62.
于志刚 《法学研究》2011,(1):150-166
前科株连效应是指犯罪人的犯罪记录导致其近亲属和其他家庭成员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受到规范性的株连评价,进而导致特定的权利遭到限制、特定的资格遭到剥夺的情况。此种规范性评价立足于犯罪人的犯罪记录,将本应由犯罪人独立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从法律层面上延伸到了犯罪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家庭成员。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广泛存在着前科株连制度,不仅对于犯罪人回归社会形成了巨大的现实障碍,而且客观上严重破坏着犯罪人的家庭关系,促使犯罪人及其近亲属和其他家庭成员走向社会的对立面,成为可能再次实施犯罪的潜在犯罪人群体。  相似文献   
63.
徐敏 《行政与法》2012,(2):10-14
"晕轮效应"是一种主观心理臆测,是一个不可忽视、又无处不在的评价偏见,具有片面性、表面性和弥散性的特点。它存在于考官队伍中,对公务员的选拔工作会造成负面影响。"晕轮效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公务员的面试过程中是不可消除的,因此,应该从主观上主动地去避免、克制,并且还要建立严格的选人用人制度,在客观上防止"晕轮效应"的出现,使"晕轮效应"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证面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努力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拔人才,求得面试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4.
STV is often extolled because it allows voters to express a nuanced choice, but is criticised for being too confusing. In practice the system is little used, but evidence from where it is indicates much depends on how voters choose to use it. STV wa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Scottish local elections in 2007, providing valuable new evidence on how voters respond to the system. We use survey data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apparent failure by Scottish voters to exploit STV, and compare both the levels and patterns of incidence with equivalent data for Ireland. We find little sign of confusion in either country, but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ballot order effects in Scotland.  相似文献   
65.
毛泽东一生致力于廉洁自律,致力于反腐倡廉,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反腐倡廉思想。主要有八个方面:第一、建立廉洁政府,从体制机制上铲除腐败土壤;第二、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私利的观念;第三、注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严惩腐败行为;第四、共产党人应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作风;第五、共产党人应讲究节俭,时刻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第六、建设大公无私、作风正派的队伍;第七、以史为鉴,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两个务必;"第八、各级领导要做反腐倡廉的表率,毛泽东率先垂范。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平时代。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对今天廉政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讲座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宣传手段,影响讲座宣传效果的因素很多,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效果,让宣传工作真正为弘扬时代主旋律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7.
民事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有关民事检察建议的立法却流于粗疏,检察实践中民事检察建议的做法也不统一,这些因素制约了其法律效果的发挥。针对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完善民事检察建议的立法,是民事检察建议法律效果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8.
社会经济及生态的发展 ,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资本融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硬措施 ,更应重视潜在性问题。本文从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成本入手 ,运用相关的经济理论分析论证 ,得出人口集中与分散情况下的效应反差结论 ,并提出人口集中的理性设想。  相似文献   
69.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 legal threshold on the number of parties and decompose it into a mechanical and a psychological effect. We study the case of Morocco, whose local elections afford a rare opportunity to uncover the causal effect of the legal threshold, using a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approach. Our results show a large effect of the legal threshold on the number of parties. We find a large psychological effect in absolute terms: a 3% increase in the legal threshold leaves almost one effective party out of the council for purely strategic reasons. We conjecture that this large effect is due to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rogrammaticness of most Moroccan parties.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329名在我院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根据其在维持治疗门诊中服药时间的长短分为4组。Ⅰ组为服药时间不足3个月退出治疗者124人;Ⅱ组为服药时间超过3个月但不足6个月治疗者52人;Ⅲ组为服药时间超过6个月,但不足1a治疗者76人;Ⅳ组为服药时间超过1a治疗者77人。比较4组海洛因依赖者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等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因素的差别。结果: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相比较,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社会支持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Ⅳ组与Ⅰ组、Ⅱ组年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初吸年龄、吸毒时间、吸毒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吸毒方式(单纯注射)、多药物滥用的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首次吸毒原因各组间无差异(P>0.05),既往脱毒次数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美沙酮剂量与维持治疗时间呈高度正相关(P<0.01),药物剂量、治疗期间服药不稳定的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Ⅳ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单身、无业、文化程度低、无家人支持、多药物滥用和维持剂量不足是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影响维持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甄别,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