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38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4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Using the traditional scenario of tort conflict as an example, I argue that the marginal precautionary costs of injurers and victims are not constant, as was assumed by most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precedent of a liability rule has some natural externality on the precaution technology, and hence marginal cost, faced by future agents involved in torts. The adoption of legal rules therefore has a network effect, meaning that the present prevalent adoption of one rule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its future adoption. Treating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legal rules as a random process, we are able to apply an established result in the literature of network economies to conclude the path-dependence, non-predictability, and potential inefficiency concerning the final legal rule to which the dynamics converge.  相似文献   
82.
余泽林 《政法学刊》2003,20(4):96-96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对内容有所取舍,注重知识理解与上机实践同步,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83.
文章对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体现江泽民同志在"7·1"讲话中提出的"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思想高度出发,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理念,提出了管理的目的,不是管死管住,而是激励激活的观点。并对考核激励机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应注意把握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4.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此外,要正确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而不应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样一些哲学问题上。  相似文献   
85.
"情况说明"随着司法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从"两个证据规定"开始,刑事诉讼的规范层面开始将其纳入法条,然而在接下来包括2013年《刑事诉讼法》和《高检规则》等规范中,"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一直摇摆在承认与否定之间。在理论的维度里,关于"情况说明"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的讨论从未终止。反对者的观点太过注重证据的法定形式,且"一刀切"的做法太过武断。赞同者将"情况说明"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有助于把握每一类"情况说明"的特点,然而"相对否定派"和"相对肯定派"在对待"程序类情况说明"和"证据类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时出现了分歧,其中"相对否定派"未能准确把握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86.
依法行政理念的形成与历史演变蕴涵着法治的价值诉求和主旨的转变,核心是实现由"控制行政权"到"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依法行政理念的演变不是价值变迁,而是价值关注点和思维方法的转变。我国要实现依法行政就要处理好"控权"与"行权"或"有限"与"有效"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自2001年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先后加入WTO以来,两岸实现三通乃是双方责无旁贷的义务。尽管从2000年修改后的台湾地区"海商法"各方面着眼,两岸海事法律领域日趋接近,并渐与国际接轨,但针对两岸海事冲突依然存在的现状,以两岸海事法律冲突独特性为切入点,参考国际通行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模式,进而提出实体法融合和特别法先行的具体冲突解决模式,以期为两岸海事规范冲突的早日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88.
"错案追究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错案责任追究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遏制了司法腐败 ,促进了司法公正。但在实践中也出了许多问题 ,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制度本身存在着疏漏与不足。文章在深入分析错案追究制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及原因后 ,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9.
邹双卫 《行政与法》2010,(9):126-128,F0003
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批准是某些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经批准生效的立法构造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了一定的混乱。尽管司法解释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还是无法彻底克服以批准作为合同生效条件所带来的弊端。尤其在合同订立后至批准手续办理完毕之前以及合同因客观原因无法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将会因合同不生效而不存在基础法律关系。因此,批准不应当被规定为合同的生效要件,急需在立法上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0.
刑事和解协议是刑事和解制度化路径中的关键点,因其具有契约和司法文书的双重属性,其要素和格式必须完备规范,其法律效力的来源和实现途径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契约和司法文书的特点,其无效后的处理应区别情况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