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6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中,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其实,不光是在广大群众中有这样的迫切反映,在司法机关实际办案过程中,也屡屡遇到类似的情况。在百度搜索“犯罪嫌疑人”“传染病”等关键字,搜索到的都是某些犯罪嫌疑人因身患传染病,公安机关无法处理或者用有限的经费为嫌疑人治疗的事例。本文探讨了这一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法律及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32.
强制反诉与我国反诉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制反诉制度的设立与运作,有利于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尽可能解决彼此相互关联的多个纠纷,以节约诉讼成本,并可避免裁判的矛盾。通过证据开示制度、释明权、部分请求之取消等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重构,在我国可以设立强制反诉制度。  相似文献   
133.
人权问题是每个国家在社会进步历程中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世界性的规范文件中,对审前羁押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被羁押人应受到的程序性保障以及具体待遇情况都作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而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则存在有适用上的常规性、关押上的长期性、待遇的非人道性、法律救助困难等非常严峻的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从一系列制度上,如程序公开、侦查利益排除、加强监督和最低限度权利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34.
135.
较之西方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集中于法庭审理阶段而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具有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理论问题、检察机关在非法证据排除中起到何种作用、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排除非法证据的模式有哪些以及如何在诉讼中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证据的效力怎样等基本理论问题都需要学界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在这些理论问题研究基础上构建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程序的相关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6.
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设立,为法院对被告人正确适用非监禁刑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提供重要的依据。但实践中,仍存在着立法基础相对落后性、委托中的操作困难性、评估意见书的定性模糊等缺陷,这都导致审前社会调查无法完全发挥出预期效果。为此,必须从构建统一又区分的立法体系、建立以公安为主、法检为辅的审前社会调查程序、建立本地与外地司法局间直接委托关系、明确评估意见书的"参考"性质等多方面予以完善,从而发挥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37.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肯定其进步性的同时,在现实推行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以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为切入点,以本溪地区为例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8.
ABSTRACT

Preventive detention legislation allows for ongoing detention or supervision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an offender’s sentence. Consideration of public protection should drive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ventive detention, however research has indicated retributive concerns also drive decision making.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motives driving preventive detention decisions, and how contextual variables affected the balance between retributive and public protection motives. In Study 1,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information about an offender’s remorse, prior punishment, and risk of re-offence. In Study 2,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information about an offender’s prior punishment and offence type, and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various potential mediators was tested, to determine factors driving effects of prior punishment information. Overall, results demonstrated participants were driven by both retributive and public protection motives, as well a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e.g. political orientation, prejudice against offenders) when making preventive detention decisions.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detention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39.
刘敏  马洁 《政法论丛》2011,(1):125-129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逮捕强制措施的滥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逮捕必要性条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逮捕决定程序中增加听取意见的程序,以更为公平、公正的决定程序来增加逮捕决定的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140.
涉诉信访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诉信访已成为困扰我国司法与行政的一大顽疾,解决的根本在于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重塑涉诉信访,首先要从"权限"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规制,规范信访机构的受理与处理行为;其次要对现有的"四级两审"诉讼制度进行改革,完善法的可诉性;最后,构建真正的以司法独立为根基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彻底实现当事人的息诉罢访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