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6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公安机关实施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对警察适用禁闭措施的合法性。警察禁闭是警察内部对于有严重违纪行为的人民警察所采取的行政措施,无论是对于警察自身素质的提升还是对整个警察队伍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对于该规定的具体实施仍存在不足,需尽快加以完善。一是要从法律层面完善警察适用禁闭措施的规定;二是要有效开展禁闭措施中的警务督察工作;三是要对适用禁闭措施的警察建立心理疏导制度。  相似文献   
22.
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人权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最高价值目标.其中规定的对审前羁押的限制措施即为了使该项权利能得实现的保障之一。致力于该目标的实现,各国在其刑事诉讼中妁作出了与之相符的合理设置。针对目前我国存在于刑事司法领域的超期羁押及刑讯逼供等顽症、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羁押替代性措施。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释制度,作为一项完备的制度对于限制审前羁押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优越性.认真研究好这一项制度并因地制宜地借鉴适用,将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背景下解决好以上难题。  相似文献   
23.
24.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发展历史表明,刑事审判前的程序中存在着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由于它对传统审前程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所以遭遇到来自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责难。为使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合作模式获得正当性,西方国家作出了相应的程序设计与安排。我国的刑事立法既有支持合作模式的因素,也有限制性因素,司法实践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例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对审判前的合作模式应该持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25.
耿连海 《政法学刊》2004,21(6):35-37
现行犯是指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人。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现行犯可以适用先行拘留。对刑诉法所规定的"先行拘留",理论和实践中众说纷纭,诸如立案前拘留、逮捕前拘留、无证拘留和有证拘留等等。这些观点均有违立法精神,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拘留的适用无所适从。先行拘留和拘留是有区别的,对现行犯可以先行拘留,应当理解为"先抓获后拘留"。  相似文献   
26.
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由于结构上的缺陷 ,在适用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超期羁押和刑讯逼供 ,对审前羁押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应当逐步建立羁押分流制度、捕押分离制度、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及侦查机关与看守机关的分离制度。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况 ,分析了现行刑事强制措施的缺陷 ,并提出了完善强制措施若干问题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8.
审前程序犹如刑事诉讼整个大厦的地基 ,如果没有科学的、合理性的建构 ,之后的诉讼程序将难以为继。本文通过采用结构主义理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就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阐发和论证。总的目标是在侦查程序中构建中立司法机构的审查和控制机制 ,建立“程序性裁判”制度 ,使侦查程序中涉及限制人身权利和自由的行为纳入司法审查和诉讼的轨道 ,在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之间找到一个合乎理性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9.
Electronic monitoring (EM) of offenders has been in use for just over two decades and motives for using it remain diverse. Some agencies that use EM attempt to deliver humane and affordable sanctions while others seek to relieve jail crowding or to avoi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jails. Nonetheless, all EM programs aim to suppress the criminal behavior of offenders being monitored and its advocates have always hoped EM could be instrumental in reducing long-term recidivism. This review investigates the history of EM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EM empirically affects criminal behavior in moderate to high-risk populations. All available recidivism studies that included at least one comparison group between the first impact study in 1986 and 2002 were considered for the review. Although variants such as GPS tracking and continuous testing for alcohol in perspiration have recently emerged, no studies of these technologies were found that met the review’s inclusion criteria. Studies are examined and combined for meta-analysis where appropriate. Given its continued and widespread use and the dearth of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its effects,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applications of EM as a tool for reducing crime are not supported by existing data. Properly controlled experiments would be required to draw stronger conclus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EM.  相似文献   
30.
刑期折抵是刑法甚至只是刑罚制度中的一小部分,但因涉及人身自由、执法公正、保护权益等重大问题,还是有较强的司法实践意义.最常见和有争议的是有约束行为人自由的行政拘留与刑期折抵之探讨,以毒品类犯罪为例,当下理论政策和实务操作不尽相同.在坚持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反思争议矛盾的由来,通过完善制度和调整实践,不断加强执法监督,可以实现刑期折抵之平衡目的和公正价值,进一步推动刑法成为保护权利,限制权力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