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篇
  免费   7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862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223篇
政治理论   146篇
综合类   77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传统道家责任心理思想是中国人责任心理结构认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本文立足于有无相生的道体论和自然、无为的伦理价值观,归纳提取出该文化内部为政、养生、经世三方面相辅相成的责任心理结构;并指出真人人格的培养是促成这一结构现实实践的关键所在;坐忘心斋、谦下守柔、知和不争,构成了责任心理品质养成的主要策略机制。传统道家责任心理思想研究对当代责任心理学理论建构、个人生命意义探究及社会价值观反思,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2.
李萍 《行政与法》2012,(7):69-71
文化民生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文化记忆、文化消费、文化发展三个层次的内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促进、社会关系的规范调控、社会发展生态的改善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上。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制约文化民生的主要因素,探讨文化民生中的政府责任以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63.
保甲制度的责任连带和信息获取对社区警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甲制度和社区警务制度都是立足于社会组织基本单位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在社区警务推行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在中国长久存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保甲制度的合理内核和有效机制,以实现社区警务在中国的顺利移植。保甲制度连带责任的激励方式、对民间信息的有效掌控是其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保甲制度和社区警务在面对问题、实施条件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保甲制度中的有效措施在社区警务中也应具有适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4.
Written prior to the release of the UN Secretary-General's report on implement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ort to translate the principle from words into deeds. It begins by noting a post-2005 "revolt" against the principle in which a number of states expressed skepticism about the principle and its use in different settings. This revolt, the article contends, was largely a product of the continuing association between R2P and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is association was, in turn,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misplaced commenta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ntervention and State Sovereignty's focus on the intervention question. This article maintains that building consensus on the R2P requires a shift in emphasis and proposes three avenues: clarifying the nature of prevention, developing practical measures, and proposing modest proposals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相似文献   
965.
青年,倒过来与“年轻”同音。青年具备知识但缺乏经验,感性多于理性,满怀理想却对现实颇感迷惘,渴求成功但又急功近利。信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青年的视野,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迷失自我的困惑,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成为青年的共同问题。因此,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依然离不开导师,以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相似文献   
966.
文章对英关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刑事技术侦查领域隐私权保护立法现状进行考察,发现美国和德国在刑事技术领域隐私权保护制度普遍确立了技术侦查程序法定原则,普遍建立了技术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机制,普遍规定了较为全面的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967.
传统刑法理论并不要求在犯罪故意中有违法性认识,我国刑法界也以"不知法律不免责"为通说。然而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理论观点受到质疑。我国刑法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评价违法性认识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8.
王鹏飞 《河北法学》2020,38(1):126-137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同案同判”的非理性坚守以及“同案不同判”的极端化批判,仅仅是刑事责任虚无化境遇下罪刑之间的“调节器”功能失灵所引致困惑中的冰山一角。绝对的“同案”本不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亦有其合理的一面。对此,应当放弃对刑事裁判量刑结果形式化的追求,采用逆向思维模式,将焦点转向对定性与定量“同”与“不同”之间充分的说理论证。同案不同判的规则建构,应当以罪刑法定为底线坚守,程序正义为形式保障,刑事责任功能发挥为实体支撑,其中,刑事责任的量的侧面是核心。  相似文献   
969.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刑事程序失灵是造成刑事司法信任危机的最直接因素.刑事司法对权力的定位和分配不合理,刑事司法机关对与公众进行合作的不关心以及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信息不公开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刑事司法信任.要重新树立我国刑事司法的威信,除了要改革落后的制度之外,也要审视刑事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权力观念和合作态度,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970.
阻却违法性事由错误的问题在我国刑法通说上一直被简单地按照事实认识错误的原则来处理,但其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比如关于阻却违法性事由的错误到底是否属于事实错误,以及直接按照事实错误的原则来处理是否真正合理。事实上这无法解决关于阻却违法性事由错误行为的恶意的共犯问题。以假想防卫为例借鉴限制法律效果的责任理论,可以重新认识和解决阻却违法性事由的错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