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50篇
工人农民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4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5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4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对逮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作出了规定,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值得予以肯定。但该条规定过于抽象、笼统,没有细化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相关要件。为此,应当进一步明晰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启动机制、审查对象、审查期限等内容,以使该程序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22.
社区矫正在全国范围内试行,预示着我国刑罚制度由重刑主义向轻刑主义演化,这种新的行刑方式亦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检察机关须改进法律监督的职能,并向社区矫正全方位延伸,才能使社区矫正工作达到预期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3.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的非法证据排除义务,并对检察环节开展证据合法性审查的具体程序和相应职责予以了明确规定。从司法实践来看,侦查活动的密闭性、审查模式的单一性、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在审查过程中自由裁量缺乏必要的规制等问题制约了证据合法性审查的实效。为此,有必要从审查程序、配套制度以及认证规则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4.
现行检察权配置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权作为一种以程序性监督为内容,以连锁交互的权力组合形式为结构的法律权力,其内在结构的完整性是检察权存在并发挥法律监督效能的前提和基础.现行检察权的配置由于忽视结构性权力的合理构建,造成检察权的结构性脆弱,进而导致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在实践中的弱化.为此,在司法改革中应当注重对检察权结构的充实和完善,根据结构性权力的要求科学配置检察权.  相似文献   
25.
相对于法官,我国的检察官更有责任也更有能力担负现代"清官"使命;在我国的检察权构成中,蕴含着立法权的基因,检察权是人民意志透过立法机关的继续延伸;从法理上分析,我国的检察机关在承担客观义务的同时,还负有不可回避的"中立"义务.  相似文献   
26.
公益行政诉讼模式可分为公诉模式与私诉模式.公诉模式包括检察机关作为起诉人的典型公诉模式和特定公益性社会组织作为起诉人的未来公诉模式.检察机关的典型公诉模式为现阶段实际可行形态.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处于“行政公诉人”地位,依法行使有关监督和诉讼职权.私诉模式包括公民提起的典型私诉模式和经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提起的...  相似文献   
27.
我国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审查标准迫切需要重构。比例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判例和理论发展起来的相当成熟的审查原则和标准,可资我国借鉴。本文研究比例原则的概念、渊源和适用领域,分析其在司法适用上的局限性,并就其在我国行政诉讼中运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8.
谢安平 《河北法学》2007,25(9):131-135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公诉案件进行"过滤",从而抑制公诉,防止不必要的和无根据的审判发动;二是对公诉案件进行"分流",使不同刑事案件适用繁简不同的诉讼程序,防止简单案件适用复杂的诉讼程序,或者是复杂案件适用简单的诉讼程序;三是保障人权并节约诉讼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预审法官制度"等完善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构想.  相似文献   
29.
申占群 《河北法学》2007,25(11):183-189
针对刑事诉讼中羁押率高的现状,以减少羁押为目标对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完善进行了可行性构想,对改革和完善检察工作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权产生于上世纪中叶,是社会主义制度一项重要的宪政成果.前苏联的检察制度、西方国家的检察制度和中国传统的检察制度,共同成为了中国检察制度的经验材料和制度参照.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的"一府两院"制政权结构模式下,法律监督权是中国检察权的基本属性和制度特征.检察权的配置应当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在宏观方面,以监督行政行为和法院审判为基本理念,强调逻辑理性和制度理性;在微观方面,以监督诉讼为主要内容,关注监督的现实需要和操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