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刑讯逼供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讯逼供犯罪的物质性成本低 ,是因为其利用的是人对肉体痛感的本能恐惧 ;惩罚性成本低 ,是因为其法定刑较低 ,惩罚力度不足 ,以及因犯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内而导致惩罚概率低。缺乏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而使刑讯逼供的收益稳定。因此国家必须提高刑讯逼供犯罪的成本 ,降低其收益 ,以有效抑制警察进行刑讯逼供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62.
高尚 《行政与法》2014,(3):76-82
在食品安全领域建立和完善旨在提高食品生产销售安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的规制效果,分析了制约惩罚性赔偿制度发挥预期效果的主要阻碍性因素,进而探究提升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实效的主要着力点和基本路径选择,以期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司法实效,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63.
惩罚性赔偿系英美法系在产品责任立法领域富有特色的重要制度,其目的是不仅在于补偿消费者所遭受的损害,更是对生产经营者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惩罚。随着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剧增,由汽车质量引起的事故也大量出现,给广大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消费者维权在相关法律规定缺失的法制环境下举步维艰。如果惩罚性赔偿在汽车消费领域入法,无疑会给消费者维权带来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64.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的"欺诈"有四种解释。这是对"欺诈"的文义在行政解释与民法解释之间进行抉择的结果,忽略了追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欺诈者对前置义务的违反,且未对消费者是否确受误导,所受损失是否与欺诈行为形成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剖析。这是长期以来将经济法上的"欺诈"等同于民法上"欺诈"造成的痼疾,故而无法理清实际损失与惩罚性赔偿请求权是否可分开主张,更无法对知假买假行为形成公允评价。应当在文义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体系解释方法,以欺诈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章关于质量、价格、如实宣传等经营者义务间对应关系为依据,阐释欺诈者违反不同前置义务的责任形态,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力求形成经营者—消费者共治的价值理念,通过目的解释剥夺消费者恶意破坏市场秩序时对经营者主张欺诈责任的资格。  相似文献   
65.
中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立法中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单纯强调补偿受害人损失,但因知识产权侵权的特殊性,往往难以补偿受害人实际损失、遏制再次侵权的发生。美国知识产权法在补偿性损害赔偿基础上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补偿受害者的同时惩戒侵权者,双向调节遏制侵权。我国知识产权法有必要借鉴美国立法,完善赔偿数额制度。  相似文献   
66.
在多数情况下,垄断民事损害是“所失之利益”,需要法律从技术角度对损害的计算方式、方法作出规定、限定。在计算的立足点上,应当首先考虑受害人的损失,其次是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所得,最后是法院酌定。在计算方法上,可以借鉴美国的前后对比法、相似市场法、市场占有率法等成熟作法并综合实际情况加以确定。在赔偿的倍率上,反垄断法不应当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67.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faces the twin challenges of improving our crime reduction efforts while increasing public confidence. These challenges are exacerbated by the fact that at least some measures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are counterproductive to greater crime reduction. How to achieve greater crime reduction without sacrificing public confidence? While restorative justice approaches offer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entencing with the potential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hey suffer from several serious obstacles, not least their relatively limited applicability, flexibility, and public support. Punitive restoration is a new and distinctive idea about restorative justice modeled on an important principle of stakeholding, which states that those who have a stake in penal outcomes should have a say about them. Punitive restoration is restorative insofar as it aims to achieve the restoration of rights infringed or threatened by criminal offences. Punitive restoration is punitive insofar as the available options for this agreement are more punitive than found in most restorative justice approaches, such as the option of some form of hard treatment. Punitive restoration sheds new light on how we may meet the twin challenges of improving our efforts to reduce reoffending without sacrificing public confidence, demonstrating how restorative practices can be embedded deeper with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相似文献   
68.
对于商业秘密侵权的救济,存在着许多法律救济方法,其中民事法律救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制定了适应本国或地区发展的法律救济制度,考虑到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具有特殊的法律属性,应该进行比较和鉴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包括诉讼前后的、完整的民事法律救济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9.
各国在惩罚性赔偿问题上的分歧立场,使得涉及惩罚性赔偿的外国判决在实践中经常遭遇困境:一些国家拒绝承认和执行。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已不再一概地拒绝涉及惩罚性赔偿的外国判决,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其做出不同的处理。我国法院在审查此类外国判决时,也应综合考虑判决的缘由、惩罚性赔偿的支付对象、数额等因素。为协调各国在涉及惩罚性赔偿的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上的立场,海牙《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草案)就此问题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70.
刘银良 《法学研究》2022,44(1):171-187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惩罚既往侵权行为而威慑未来侵权行为,其前提包括权利的确定性、侵权判断可行和过度威慑的消极影响小。知识产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与惩罚性赔偿有着根本冲突,难以全面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前提和侵权行为的道德可责性出发,可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进行类型化适用,恶意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或可适用惩罚性赔偿,一般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则难以适用。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下,既要保护知识产权,又要为正当竞争保留合理空间,知识产权与竞争的平衡才可产生最优的创新激励效果。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可能造成过度威慑,打破知识产权与竞争的平衡,妨碍知识产权法基本目标的实现。类型化适用有利于降低或避免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