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2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2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赵村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因社区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赵村青年男子的择偶面临很多困难.然而,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必须想出种种办法来应对其生存困境,必须通过种种变通来实现娶妻生子的目的."交换婚"等择偶形态则是赵村人适合于其生存环境的生存方式,是他们做出的一种生存的选择.  相似文献   
62.
对在婚姻存续期间发生的强制性性行为的评价,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诸多的争议。既有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思辨,也有截然相反的判例。而近乎通说的“婚内强奸”的称谓本身就是以承认该种强制性性行为犯罪化为前提,这种有罪推定的假定既不符合刑法的谦抑和罪刑法定原则,也使得对婚内强制性性行为的其他评价毫无意义。从客观主义立场出发,以文化的视角对该行为进行解析,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违法或犯罪评价,但排除强奸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63.
新《婚姻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婚姻法重视法律和道德的结合,增加了夫妻间互负忠实义务、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离婚条件及财产分割等方面的规定。但新婚姻法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4.
试析新婚姻法对于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婚姻法对于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合符法理及现实 ,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法律的界限  相似文献   
65.
服刑人员虽然被判处刑罚,但结婚权属于未被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之一。但由于人身自由的受限制,在客观上已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实现结婚的权利。因此,这需要有关机关的配合与协助,而理性地看待服刑人员的结婚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婚姻法传统中旨在维持军婚的特权体制,在此次修订中被加以了限制,但这较之过去并没有实质改变军人的特权地位.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对法条的修补或解释,而是将争议诉诸宪法审查.  相似文献   
67.
Marriage is central to theoretical debates over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criminal offending over the life course. Yet, unlike other social ties such as employment, marriage is distinct in that it cannot be randomly assigned in survey research to more definitively assess causal effects of marriage on offending. As a result, key questions remain as to whether different individual propensities toward marriage shape its salience as a deterrent institution. Building on these issues, the current research has three objectives. First, we use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pproach to estimate causal effects of marriage on crime in early adulthood. Second, we assess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marriage on offending. Although both marriage and offending are highly gendered phenomena, prior work typically focuses on males. Third, we examine whether one's propensity to marry conditions the deterrent capacity of marriage. Results show that marriage suppresses offending for males, even when accounting for their likelihood to marry. Furthermore, males who are least likely to marry seem to benefit most from this institution. The influence of marriage on crime is less robust for females, where marriage reduces crime only for those with moderate propensities to marry. We discuss these findings in the context of recent debates concerning gender, criminal offending, and the life course.  相似文献   
68.
家庭“冷暴力”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冷暴力"正日益成为破坏现代婚姻家庭的重要"病毒",也是诱发受害者犯罪,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要预防争制止家庭"冷暴力",必须提高社会认识和男女双方的责任意识,提高妇女地位,完善立法,提供社会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9.
“职务行为”、“受贿方式”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务行为从主体上看包括本人及他人的职务,从时间上看只指利用现时职务的便利,刑法应增设职前受贿罪和职后受贿罪;受贿方式包括收受、期约、索取等三种。  相似文献   
70.
法律具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的共同意识,通过发掘传统婚姻法元素在现代法律制度的体现,能有效地增进法律制度的优势互补,增强两岸四地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形成具有特色的、完善的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