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贵州少数民族的“直情率遂”的真人品格,使王阳明解决了其学说的核心问题,即成圣如何可能的的问题。那就是克制人欲,就可以成为真人,在成为真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修养,就能努力达到圣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92.
既往国外文献报道用ART推算PTT,但结果差异较大。选择正常听力和感音神经性聋的400例大样本,将全部有关数据用Foxbase数据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再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包中多元逐步分析程序,建立了用纯音ART和WNART推算PTT的数学模型。经配合适度和偏回归系数等显著检验(P<0.00001),且新建方程的准确率和可信性较过去方法为好。年龄、轻度中耳阻抗异常对推算准确性无显著影响。作者认为,新建数学模型可作为法医听力学评定中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3.
哈特以“更多的社会学”倾向的语义分析学为自己的法律实证主义容纳了更多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博大的理论体系。哈特的法律规则说一方面以规则为核心为分析实证法学张目,另一方面其阐述的基本理论问题所承负的社会学内容已大大流溢于规则之外。在哈特理论以规则为中心的语汇与语汇背后的社会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表明其法律规则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4.
利益表达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复杂多样的公众利益表达形式和途径.本文提出影响利益表达有效性的两个主要分析变量"组织性"和"结构性",据此建立了利益表达的四种理论类型并详细考察了不同表达类型和形式的政治效用状况.总体而言,转型时期中国的公众利益表达存在制度化不够、结构性不足、被组织性明显和政治有效性较低等问题.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众利益表达途径的多样、真实、畅通和有效,从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5.
对犯罪行为进行文化分析,是对犯罪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其文化背景发生了与以往较大的变化.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缩小了城乡差距.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流动人口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一定意义上说,流动人口犯罪是城市化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  相似文献   
96.
作为法学与社会学两个学科结合的产物,西方法社会学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与方法论思想的影响,功能主义思想就是对西方法社会学影响较深的一例,它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西方法社会学的发展:第一,功能主义思想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法学研究中注重分析法律结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思维惯习,提供了从法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考察法律的"外部"视角;第二,功能主义思想提供了从法律与社会整体的联系来考察法律问题的系统的视角;第三,功能主义思想中对"功能"内涵更为全面的阐释丰富了法社会学中的法律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97.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一般和特定的伪劣产品,但不包括铜矿和建筑工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和特定伪劣商品结果犯中的单纯生产行为不能独立成罪,多环节的销售行为均构成犯罪,但购买行为应当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伪劣医用器材明知而购买并有偿地使用于他人,造成严重危害的,以销售不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8.
法律并不仅仅是一套法条或规则系统,用以安排、测量和调整社会关系,而且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社会现象附带着法律以外的理想、权力和诸种诉求,法律构成了个人生活哲学与社会理念之间关系的折射镜。当下中国本土秩序问题的存在构成了法学知识增量的前提性条件;法律社会学并不止于对规则功效问题的对策式讨论,它还要求对构成了中国法律发展的结构性基础进行知识反思。  相似文献   
99.
犯罪本质特征新说 --社会学与刑法学立场分野下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发民 《法律科学》2005,23(3):54-61
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社会学意义上无疑是犯罪。但在刑法学意义上讲,却并非如此。刑法上的犯罪,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刑事违法性,是立法者将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纳入犯罪圈的标识,是判定罪与非罪的惟一标准。在个罪成立与否的判定中,既要考虑刑法分则的规定,也要考虑刑法总则规定的犯罪定义,以防止形式的犯罪构成解释论。在刑法学中,犯罪的本质特征应该是立法者选定的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而非仅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0.
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的技术史家以及科学社会学家从技术的外部宽泛地讨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把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技术活动,其研究成果为技术社会学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在S偈研究出现“技术转向”的背景下,一批研究突破了技术与社会的边界,将“技术一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化型式,从技术的内部考察技术的社会特征,从而形成技术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经验研究纲领。进入90年代以后,原有的研究纲领继续得到发展,同时,由于人类学家、化研究等介入技术的社会研究,技术社会学开始演变成一个多元化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