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理解和适用准自首的重点在于基于主体人身状态差别所形成的“具体行为的自动投案”即被动归案这一本质特征,从立法完善的角度看,将准自首适用的主体范围界定为“被关押的人员”,更为妥当。在准自首成立的罪行供述条件部分,对司法机关的范围应当结合具体个案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有关司法机关的解释将“其他罪行”限定为“不同种罪行”,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92.
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以及特定时期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需要,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有关这一问题的诉讼理论和具体对策往往存在着许多差异。不过,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对刑事诉讼规律认识的提高,各国对违法取证的危害性的认识也日趋深刻,并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93.
讯问的心理实质是促使犯罪嫌疑人由拒供、谎供到真实供述的态度改变过程。影响犯罪嫌疑人态度改变的因素有认知性因素,情绪情感因素,情景因素,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征。促使犯罪嫌疑人态度改变的心理策略有,正确利用恐惧唤醒,恰当使用单面或双面证据,合理利用首因与近因效应,有效组织不同层次的说服信息,建立与犯罪嫌疑人的可沟通的关系,设计讯问场所与营造讯问气氛。  相似文献   
94.
说谎是人的天性,侦讯中贪污贿赂嫌疑人虚假供述呈现自愿、屈从、内化多种样态.趋利避害的本能,高的智商、情商,位高权重、专业、一对一隐蔽性等特征,使嫌疑人供述更具欺骗性,侦讯难度更大.实践中侦查员对“承认所做之事的陈述”内心确信度很高;而对“否认所做之事的陈述”多有质疑,两种有悖常理的例外,恰恰挑战的是人的经验、思维定势和认知判断能力.经验与思维定势,既体现技能、水平,又易导致偏差、错误.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一切皆有可能,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真相只有一个.把握贪污贿赂嫌疑人的情境心理,借助心理学讯问技术、不失为破解侦讯难题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95.
The interrogation and lengthy detention of the accused by Japan's police and prosecutors without access to legal counsel has generated many forced confessions in Japan's criminal court. As results, past research estimat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innocent people have been falsely convicted, and some of them were even executed for crimes they have not committed. Since almost all of indicted cases result in convictions in Japan's criminal court, allegations of wrongful convictions have raised serious human rights issues, and the use of forced confession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has long been criticized by families of the accused, their attorneys, legal scholars, citizen activists,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groups.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or not the 2009 introduction of the Saiban-in Saiban (the quasi-jury trial), where ordinary citizens deliberate together with Japan's bureaucratic judges, helps prevent instances of wrongful convictions. As Japan's high conviction rate has substantiated that the Japanese court may be another bureaucratic system that is more interested in preserving its own authority and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the infusion of non-bureaucratic legal participants into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process may create the potential to alter the nature of trial processes, the quality of deliberations, and thus ultimate outcomes of criminal trials.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survey responses from Japan's grand jury (i.e., Kensatsu Shinsa-kai, or prosecutorial review commission (PRC)) participants and American citizens who served in jury trial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civic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processes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egal decision making in Japan's criminal court.  相似文献   
96.
论自白补强规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被告人口供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重要证据。然而法律规定失之于粗疏,司法实践中问题较为突出。对自白补强规则的理论基础、补强证据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看,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既欠缺理论上的合理性,实际上也达不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要提高刑事审判效率,着眼点应放在侦查阶段、完善多种速决程序、提高法官素质等途径上来。  相似文献   
98.
刑讯逼供等非人道、不文明的供证收集行为早已为现代法治国家严格禁止。非法供证不具有证据资格已是通行作法。但在我国,刑讯逼供等非法获取供证的行为在刑事侦查中久禁不绝。推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通过刑迅逼供等非法行为获得的供证大量地被作为证据加以使用。这一症结之一在于目前对于认定非法供证的机关机制建构不足。本文就这些重要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予以揭示,以期望我国的非法供证排除能有所起色。  相似文献   
99.
刑法中的非典型自首主要是指准自首和行贿犯罪中的特别自首。非典型自首与一般自首存在一定差异,属于立法中拟制。对准自首范围的把握,应从立法本意出发,缩限解释"强制措施"与"正在服刑"的含义。应合理解释准自首交代余罪的性质,同种数罪在技术操作上可纳入余罪范畴。行贿犯罪中的特别自首是自首的一种,应注意与立功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首之后 ,在案件主要事实方面行使辩护权应当受到限制 ,在次要事实及法律适用方面行使辩护权不应受到限制 ;其辩护人在事实与法律适用方面行使辩护权 ,均不应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