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6篇
  免费   160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171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0篇
法律   1400篇
中国共产党   310篇
中国政治   530篇
政治理论   443篇
综合类   12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党内民主是不仅是促进党的理论创新及其有效实现的根本前提,也内在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对党的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党内民主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12.
我国党文化世俗化是党文化揭开其神秘面纱,日益走向公民社会、世俗社会之中的过程,其在主体构成上通常包括党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组织文化、领导文化、执政文化的世俗化等基本内容。推进我国党文化世俗化有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检验党文化的优劣性、完整展示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为推进党文化世俗化,在策略路向上要坚持做到:着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大众化进程,将党文化融合到建构完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发挥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示范效应,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3.
Retrieving Realism renders the joint philosophical goals of Hubert Dreyfus and Charles Taylor into what is probably their final and most concise form. It has two main objectives: first, it aims to deconstruct the mediationalism that undergirds Western philosophy, and second, it endorses contact theory, or embodied/embedded coping, as an alternative. In this essay, I present the book’s most salient themes and reveal areas that are ripe for further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 I also direct the reader to the work’s genuine ontological challenge: how to come to grips with contact theory beyond the borders of epistemology.  相似文献   
114.
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实行统一登记,而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改革以及改革期间的过渡尚待明确.未来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不论为行政还是司法性质的机构,都应定位为中立的专门机构.在专门机构成立之前,应设计一个合理的不动产登记过渡方案,实现由多头登记到统一登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5.
地上权制度是用益物权制度框架内的一项基本制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地上权具有了崭新的内容,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条件下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尤其是有助于解决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居民住宅建设用地,以及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下铺设管道等公共设施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6.
地役权是最古老的物权制度,其产生甚至要早于所有权.我国物权法应建立不动产役权制度,使其涵盖海域役权,克服地役权制度的不足,并创设新型的不动产役权;供役不动产人应包括不动产的一切物权利用人,需役不动产主体则不宜作任何限制,我国应建立土地使用权人自己役权制度;不动产役权内容的约定性、类型化的困难性决定了不动产役权登记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7.
公安学、警察学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即社会安全 (Socialsafety) ,是指人类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公安学 (Socialsafetytheory)是关于人类社会安全问题的学问 ,研究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安全 ,为什么人类社会会出现安全问题 ,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安全 ,其主要范畴有安全、稳定、秩序和与之对应的战争、动乱、恐怖、灾害等。警察是指对人类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的守护 ,即对于侵害社会安全的事物的预防、察知、警报和即时抗击。警察学 (policetheory)是关于如何预防、察知、警报和即时抗击侵害社会安全的事物的学问 ,研究什么是警察 ,为什么要警察 ,怎样警察 ,其主要范畴有警察、安全、危害、犯罪等。公安学与警察学是两个区别很大的学科 ,但两者间的联系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引渡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渡法不是基本法。引渡法具有部门法的性质 ,是由一系列针对引渡事项的程序规则组成的法律 ,属于特殊程序法 ,又是解决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专门法。引渡的性质是国家之间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 ,是国家实现司法主权的体现 ,仍然属于刑事法律范畴的事务。在我国引渡法中运用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引渡法中的裁定权主要有两类 :即行政裁定权和司法裁定权。我国采用行政审查和司法审查模式是可行的方案。在引渡法中引入人权保障的观念是现代引渡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9.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供应链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并将对各个行业的运作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利用电子商务改造房地产业务供应链可以有效地整合供应链上的多种资源,提高产业效率,并且便利了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管理,因此已经成为房地产业务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human security" as an academic and fledgling policy movement that seeks to place the individual—or people collectively—as the referent of security. It does this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evolving transnational norms relating to security and gover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hat challenges orthodox conceptions of security. It suggests that human security is not a coherent or objective school of thought. Rather, there are different, and sometimes 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human security that may reflect different sociological/cultural and geostrategic orientation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security—as a broad, multifaceted, and evolving conception of security—rreflects the impact of values and norm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also embraces a range of alliances, actors, and agendas that have taken u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scop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diplomacy. As a demonstration of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evolving identities and interests, this is best explained with reference to "social constructivist" thought, in contradistinction with the structural realist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ivist vei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empirical research is already building a case in support of human security thinking that is, slowly, being acknowledged by decision-makers, against the logic of realist determi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