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篇
  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60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269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10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行政立法的法治化也是行政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中国行政立法的最大弊端在于其程序的随意性、隐秘性和不可预知性,而全球贸易规则恰恰最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定性、透明性和可预知性。为此,就有必要建立与世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行政立法程序。从中国行政立法程序及完善动因、全球贸易规则对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控制和建立与世贸规则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立法程序三个层面探讨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92.
小议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侦查机构权力过大,得不到有效制约,而屡屡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为此,我们应当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制约侦查权力的司法机制,以实现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93.
论我国刑事初查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初查制度在司法实践形成并发挥了打击犯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体系而存在诸多制度缺陷,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陷不能仅从完善初查制度本身入手,而应考虑改革我国的立案程序,建立随机型刑事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94.
结合传播学理论中的议程设置对新闻网站的网络新闻进行分析(以两会期间人民网新闻排行为观察视点),可以发现新闻网站在进行议程设置时和网民心理需求之间的一些规律,网民心理需求和议程设置契合地越完美,网络新闻的前景也就越光明。网络的参与性和交互性与网民的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心理可以结合起来,这样网络新闻会日臻完美,从而更加吸引网民的眼球。  相似文献   
95.
雇员向媒体或有关监管部门"吹哨",可以及时制止公司违法甚至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起到减轻政府监管压力的作用。但是雇员的吹哨行为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却违背了对公司的忠诚义务。雇员"吹哨"的正当性源于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并保护公众利益。如何规范雇员吹哨,控制雇员吹哨的副作用,是我国法制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员工"吹哨"实现社会有效监督的关键在于依法明确各项权利行使的边界。雇员吹哨的动机及实现的社会效果都是衡量这一边界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构建引导雇员在边界内理性"吹哨",从而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6.
预告期作为劳动者辞职或用人单位预告解雇的期限,其性质的阐明关乎实践中诸多问题的厘清。在肯定预告解除权为形成权的同时,认可预告期"始期说"的内在性质,在"程序说"与"条件说"的外在性质辨析,在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关于预告期规定的选择中不囿于现有学说,在适当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以及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提出区分预告解除主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cross organizational and sectoral boundaries.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s are an increasingly common setup to address societal needs; however, current research lacks insights into such collaborations and their outcom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assessing empirically perception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outcomes, considering different dimensions that should be measured when planning and performing tasks of social interest. The article is set in the context of disaster relief, where actors from different humanitarian relief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public and nonprofit sector engage in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I describe how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s create outcomes for (1) the partnership structure that is established, (2) single organizational members involved in the collaborative activity, and (3) the community targeted by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因过劳致病、致死相关案件的检索与溯源,基于基本信息的统计结果对案件案由、性质、受害人情况、法院判决等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劳动者难以证明过度劳动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工伤认定受到"48小时内"死亡的约束,是民法和行政法对过劳的认定标准和法律救济面对的困境。建议尽快完成对过劳认定的医学支撑、明确立法价值取向、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99.
吴小军 《法学杂志》2020,(4):132-140
按照刑事诉讼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设定,刑事庭前会议主要解决程序性争议,基本功能是归纳控辩争议焦点,确定法庭调查范围;拓展功能衍生为推动案件繁简分流,规范撤回起诉程序,协商确定审判方式。通过对B市40个刑事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庭前会议解决程序性争议的功能有限,庭前会议与庭审程序的关系不明,"大庭前会议、小庭审程序"现象值得警惕,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未来要谨防庭前会议替代、削弱正式庭审,避免辩护权弱化、庭审虚化等不良倾向,回归庭前会议功能,推动庭审实质化。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中国司法同时步入扫黑除恶和企业产权保护的元年,针对审前程序中涉案财物处置乱象问题,有必要厘清与规范涉案财物处置相关的制度与程序,强化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应当正确界定涉案财产的概念与范围,合理把握涉案财物的处置方式和处置标准,在区分程序性处置和实体性处置的基础上,从职能、权力和程序三个方面强化审前涉案财产处置的控制体系。为了应对实践中存在的处置任意化、程序偏行政化、移送和保管混乱等问题,应以取证规范化为基础强化涉案财物的审查认定,丰富涉案财物的保全措施体系,对审前处置程序进行正当化改造,建立和完善涉案财产集中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