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Ricardo Flores Magón used images to transpose the graphic tradition of nineteenth-century Mexican political journalism into prose by deploying montage to craft both allegorical and prismatic images: while certain images are divorced from their original context and take on a new life, others, analogically related to a single idea, appear prismatically in fragments on the page. The affinities Flores Magón's writing shared with modernismo and the historical avant garde – as intensification of the former and precursor of the latter – have been a blind spot for literary history, to which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importance of his writing.  相似文献   
42.
Focusing on radical labour historian Ian Turner’s The Australian Dream (1968),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Australia’s settler colonial imagination. During a few crucial decad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olonial traditions were overcome by settler colonial ones. The former espoused a system where British rulers would paternally manage a colonial environment and all its populations (pastoralists, free settlers, convicts, emancipated convict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the latter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f-reliant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of free settlers. In Replenishing the Earth (2009), James Belich distinguished between settler “transition” and settler “revolution”, and emphasised the imaginative elements that underpin and precede the shift to settler self-government. As the global settler transition took hold, locale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erception and expectation of degenerative processes were reconfigured as propitious sites for experimenting in sociopolitica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and expanding on Belich’s framework, this article links Australia’s settler transition with its historiography.  相似文献   
43.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因其所处历史阶段的性质,使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阶段形成了多重二元性。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和保证。历史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的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如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  相似文献   
44.
从本质上说,金融业是一种“信息密集性”或“信息敏感性”产业,对于金融全球化而言,信息技术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技革命引领和推动下,互联网与金融业相互融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当代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对国际金融安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一轮大规模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与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之间的均衡逐渐被打破,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科技革命条件下金融全球化发展和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共秩序,更好地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需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国际社会揭开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大幕。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处于大变动和寻求新均衡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责任、权力相一致和平衡的原则,倡导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加强互联网的运用,为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5.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bush people deserve greater attention in revolutionary thought and action, both for the strategic value of their struggles against extraction at capital’s periphery and the emancipatory social values they continue to embody. But bush struggles cannot be borrowed for other purposes: the agenda of bush people for respect and cultural survival must respected in its own right.  相似文献   
46.
洪森认为,他的关于柬埔寨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奉献。柬埔寨人民党70%以上的重大决定源于这个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柬埔寨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柬埔寨实现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不但不应被消灭,相反必须让其存在和发展,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无产阶级政党不应放弃对国家的领导权,要警惕和防止资产阶级随着其经济力量的壮大,逐步取得干预和主导国家政治发展的地位。按照洪森的这个基本理论观点,人民党在柬埔寨开拓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她不但推动了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也将国家政权继续掌握在实质上的无产阶级政党手中。  相似文献   
47.
依私法自治的理念,法律应当尽量让民事行为有效,有效与无效是法律在平衡干扰利益与社会利益、秩序与公正,甚至在特定地域与时期人们对违法行为的容忍力.民事行为的成立问题是一个事实问题,有效与无效问题却是一个法律是否承认的问题,即是一个国家公权力介入私法领域的问题,无效法律行为并不需要一定得"当事人得随时主张其无效,就其主张不发生除斥期间或消灭时效的问题".本文即讨论了民事特别法对民事行为无效理论的修正.  相似文献   
48.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一项特有的制度。一个多世纪以来 ,各国学者对它争论不休 ,莫衷一是 ,但这并不妨碍各国实践普遍采纳这一制度。究其原因 ,乃是反致制度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民事纠纷 ,符合国家的利益 ,符合国际私法的宗旨和本质。虽然其也受到现代冲突法革命的冲击和挑战 ,但在各国国际私法趋于一致之前 ,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国未来的民法典 (涉外篇 )应该采纳反致和转致制度 ,并适当扩大反致制度的适用范围 ,但应以必要和不造成无限循环为限。  相似文献   
49.
推进执法观念变革确有必要;在我国的现实法治环境中,“硬着陆”是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同时又必须对若干负效应加以必要的警惕。通过加强制度法规体系建设,培育整个社会的民主法制氛围,解决基层公安机关的现实困难,执法观念革命的目标则能实现。  相似文献   
50.
杜亚泉是"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因为主张"文化调和论"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学界对杜亚泉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与陈独秀的文化论战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上,即主要是他的文化观。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却少有论述。杜亚泉理性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他的国家观、政治革命观、共和政体观和理性的政治思维。从杜亚泉对国家的分析,对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可以得出杜亚泉是一个理性的、现实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革命与共和政治思想以及理性的政治思维,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仍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