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2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6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关于司法会计鉴定及其对象存在不同观点,尚未形成较一致的认识,影响了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规范。对司法会计鉴定的内涵进行分析,将其界定为向委托人报告其委托的财务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相关信息以及提供鉴定意见的一项社会专业活动;梳理并评价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不同观点,提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法律事项中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财务会计事实分为财务事实和会计事实;并将会计学与法学结合起来分析财务事实与会计事实的构成。  相似文献   
62.
民事诉讼鉴定机构的遴选机制,包括当事人协议确定、人民法院指定以及法院"摇号"确定鉴定机构三种。程序本身天然具有有限的目的和价值选择,无论是在诉讼实务还是诉讼价值上,上述三种遴选程序其立法所预期的结果都被复杂的现实所淹没。整合各遴选机制使其在诉讼中发挥作用,是解决当前民事诉讼中鉴定遴选问题最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医疗注意义务是整个医疗过失理论的核心,而注意标准概念则是重中之重。本文从不同时期的判例着手,重点展示美国的注意义务标准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总体趋势:合同还是侵权,单一程式标准还是多因素可变标准,提高病人安全还是控制医疗费用。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内法理与司法实践的主要特点,本文将美国医疗注意标准的各种影响因素逐步列出,突出行业惯例和地域因素在整个体系内的辉煌与落败。如今美国的医疗注意义务标准也面临挑战,即医疗保健体系与医疗保险改革背后对医疗费用控制的政策对它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64.
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的轰动案件引发人们对于鉴定意见可靠性、可信性问题的思考。作为证据制度的司法鉴定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符合客观可靠、公正可信的基本要求。而有关保障鉴定意见可靠性和可信性基本要求的证据规则却在修改后的刑事程序中依旧缺失,因此,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后续立法应当完成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到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  相似文献   
65.
科学运用好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述职、测评、评议和使用结果等四个环节,通过民主评议,可以深刻地了解干部、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科学合理地提拔使用干部,保证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6.
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必须全面把握其内涵与价值,高屋建瓴、全局统筹,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机制运行、改进工作方法、聚焦改造内容、调整改造流程、创新评估体系等,实现监狱改造罪犯模式的多维转型,为提高改造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7.
司法会计鉴定引用标准的科学分类和正确引用,是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于五类司法会计鉴定引用标准,在引用时应遵循合法性、有效性、关联性和层次性原则。  相似文献   
68.
依据价值取向的不同,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可以分为实体真实型和程序正当型两类。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现有的相关证据规则,我们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我国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69.
新的《民事诉讼法》对鉴定制度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与修改,这对于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提高法官证据采信能力、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通过限制法院依职权直接选任鉴定人、明确鉴定人出庭质证和对异地鉴定人出庭质证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0.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是保护小股东的最后救济手段,也是异议股东退出公司的有效途径。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与封闭性决定了其股份流动性的相对欠缺,因此这一制度在有限公司中的确立尤为重要。我国2006年新修订公司法中确立了该项制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必要从增强程序性立法、增加请求权事由、完善价格评估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