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康娜 《法律科学》2009,(5):104-112
关系契约理论突破了传统契约理论的不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婚姻的契约属性,为婚姻关系的基本定位和各项规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关系契约视野下,婚姻立法应该鼓励长期承诺、鼓励奉献和互惠、保护信赖利益、避免机会主义、正视社会规范和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潜在不平等,适应婚姻关系不断变化的特征,建立调整婚姻的弹性机制。婚姻制度的设计应该协调婚姻中的国家干预和个人自治、兼顾当事人的对立和统一,衡平婚姻中的自由和限制,均衡当事人的利益和损失。  相似文献   
422.
刘冰 《河北法学》2006,24(6):156-159
婚姻从原始状态起便是世界上最生动的生活内容之一,婚姻制度则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婚姻合法化的确认,在我国悠长的人类文明史中不乏各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婚姻制度.有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消亡,有的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423.
周伟 《河北法学》2006,24(12):16-21
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享有自主地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利,免受国家的非法干预与侵犯.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有权基于本人的意志,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既不受国家的强迫、限制或其他方式的影响,也不受第三人的干涉和强制.我国法律规范中限制公民结婚和离婚的某些规定,与宪法婚姻自由基本权利是相冲突的,国家对婚姻自由限制只能是在宪法精神下基于合理的、正当的理由且只能由法律予以规定.婚姻自由是否可以包括同性婚姻近年来被少数群体呼吁,其法律理论需要从宪法平等的层面进行探讨.同性婚姻的法理学源于宪法平等而非婚姻法,即性的平等而非男女平等,同性婚姻如果需要国家的保护,首先需要对宪法平等权作扩张的解释,然后才有可能进入由法律规范调整的讨论视角.  相似文献   
424.
目前,在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立法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家庭暴力治理方面,我国的立法和社会工作均存在缺陷.要治理家庭暴力,作为反家庭暴力工作前提和基础的立法工作必须率先做出反应;同时,我们应组织社会各个部门的力量,建立跨部门的反家庭暴力委员会,并积极强化司法介入.  相似文献   
425.
426.
我国非婚同居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其不受相关法律规范,引起了大量的社会纠纷。要树立人们对婚姻的信心,应建立婚前财产保护制度,设立婚姻教育制度和示范性的契约婚姻制度,建立维护完整婚姻和保障离婚自由的价值平衡机制,通过完善这些相关制度以减少非婚同居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7.
对婚内强迫性行为是否应予法律规制,特别是按婚内强奸罪定罪处罚,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学界争论较多的话题。婚内强奸作为家庭暴力行为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对女性人权,特别是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侵害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婚内强迫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国外对该行为予以犯罪化处理的趋势出发,提出对婚内强迫性行为应予以法律规制,并宜单独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428.
康娜 《青年论坛》2008,(1):95-98
面对同性婚姻的挑战,西方社会对于婚姻制度的走向可以分为三种意识形态阵营,第一个阵营相信婚姻制度的毁灭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方式,认为传统婚姻制度不能适应同性婚姻的需要;第二个阵营相信婚姻制度能够改变,认为如果接受同性恋婚姻将使婚姻制度转变得更有生命力和更加公平;第三个阵营喜欢婚姻制度保持现有状态,认为包容同性恋婚姻将会改变婚姻现行的显著特征并且最终毁灭婚姻。婚姻出现了“身份危机”,面对这种危机,作为中立的法律应该综合考虑婚姻法的道德复杂性及婚姻中的国家利益,在保证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婚姻制度应该接受多元化,进一步走向宽容。  相似文献   
429.
Although marriage is associated with a plethora of adult outcomes, its causal status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the absence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We address this problem by introducing a counterfactual life‐course approach that applies 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 (IPTW) to yearly longitudinal data on marriage, crime, and shared covariates in a sample of 500 high‐risk boys followed prospectively from adolescence to age 32. The data consist of criminal histories and death records for all 500 men plus personal interviews, using a life‐history calendar, with a stratified subsample of 52 men followed to age 70. These data are linked to an extensive battery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background measures gathered from childhood to age 17 — before entry into marriage. Applying IPTW to multiple specifications that also incorporate extensive time‐varying covariates in adulthood, being married is associated with an average reduction of approximately 35 percent in the odds of crime compared to nonmarried states for the same man.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supporting the inference that states of marriage causally inhibit crime over the life course.  相似文献   
430.
传统观念认为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结合,而同性恋者的性活动或性吸引力则指向同性的人群,所以同性伴侣就被排除在了婚姻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虽然就社会整体而言,同性恋群体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少数群体,但是同性伴侣的权益保护问题还是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引起法律的关注。即使在我国当前从婚姻法上确认同性伴侣合法配偶身份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我们还是应当鼓励和引导同性伴侣通过订立合同等其他方式保护自己的婚姻家庭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