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下数字艺术德性整体呈现负值,主要因为高碳数字艺术文本的盛行对接受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力建构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带给接受者更多强烈而健康的自由情感是遏制高碳数字艺术文本侵蚀、促进人类幸福事业的不二法门.而自然生活的改变阻碍了创作者精神层次的提高和灵感的产生,但如果创作者用心倾听,依然可以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素材,抚慰人的创伤,表达人性关怀,构建低碳数字艺术文本.  相似文献   
72.
汽车在各种不同的交通环境中能够安全运行,是依靠驾驶员的不同操作行为得以实现的,而这些操作行为又都是受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支配的。所以,为了保证行车中的安全,汽车驾驶员要忌四种消极的情绪和五种不良的心理。  相似文献   
73.
情感与人类的信仰活动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一方面,情感为信仰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还为信仰的强化与扩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另一方面,信仰活动为人的情感需求、情感满足与发挥以及情感的约束与培养提供了最充分的内容和最适宜的条件。人类的依赖感、神秘感、爱恨感、神圣感与信仰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4.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互动的。从社会学角度看,道德失范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道德失范,建构适应时代的道德体系,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加强青少年道德情感,是社会各界值得警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Various attitutidinal,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actional reactions to problems and needs of less fortunate people (unemployed, poor peopl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eign workers in West Germany) were assessed in a questionnaire study with 865 respondents.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self-report data was established by external ratings. The focus was on emotional reactions (existential guilt, sympathy, moral outrage because of unjust disadvantages, anger about the disadvantaged, contentment with one's own advantages, fear of losing these, hopelessness with respect to the fate of the less fortunate). Several justice-related variables (beliefs, views, appraisals) as well as responsibility-related variables and social attitudes were assessed as predictors of emotions. The importance of justice-related variables for the arousal of different social emotions was clearly shown. The use and usefulness of cognitive models of discrete emotions is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emotions on the readiness to various forms of prosocial activities in favor of the less fortunate was also shown: Moral outrage and existential guilt proved to be much more salient predictors than sympathy. Cru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hree prosocial emotion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justice-related variables on readiness to prosocial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